破解医院创新和人才瓶颈 一批院士汇聚昆明支大招

2017-11-20 佚名 健康界

如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如何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本次论坛上,医学大家和各医院院长都将提出新理念、新思维。

2017年11月20日至21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支持下,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健康界传媒承办的“2017年医学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暨首届昆医附一院院士论坛”在昆明云安会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主题为“引凤筑巢 科技引领  助推健康云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7位院士出席,云南省人民政府陈舜副省长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秦银河会长致辞,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昆华院长作为东道主致辞,来自全国近500位院长,其中省外160多位医院院长、省内337家医院(含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1家联盟医院院长)近1000人出席论坛。昆明医科大学党委袁斌书记主持论坛开幕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本次院士论坛旨在汇聚全国卫生与健康领域智力资源、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整合创新资源,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旗帜性平台作用,探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和升级之路。为健康云南建设传道解惑,为地方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对推动医疗创新驱动和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推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走好新时代健康扶贫路和探索云南省健康产业模式,对构建云南省医养相结合的政策体系,促进健康云南建设将产生重要意义。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医学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医院的学科建设不仅关系到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服务品质提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更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加强学科建设、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培养及促进“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如何积极提升学科内涵,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和制度建设,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已成为每位公立医院管理者和学科建设决策者所思考的话题。本次论坛上,国内顶尖医学大家和各省级医院院长都将作精粹演讲,为深化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提出新理念、新思维。

云南省人民政府陈舜副省长指出,云南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和“大健康”发展理念,紧扣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这条主线。同时,云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医学创新发展,加快形成了健康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与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医学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和高端医学人才匮乏是制约云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短板”。

举办本次论坛,正是引资、引技、引智,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发展,推进健康云南、创新型省份建设,谱写健康中国云南篇章的具体行动。院士正是代表我国最高科技水平的顶尖科学家,是在各个领域经过艰苦奋斗脱颖而出的杰出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对于我们欠发达省份来说,各位院士的到来正是雪中送炭、春风化雨。必将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在云南科技创新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院士到云南来建立专家工作站,建立院士服务云南的工作机制,为云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创新发展和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助力,为我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献计出力,为提升我省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搭建国际国内科研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拓展我省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加大医院层面交流领域的宽度和合作深度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院长们,分享你们在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为我省实施深化医改提供建设性意见。我省卫生、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也要以本次论坛召开为契机,加强协同、形成合力,以人才为先导、以重点求突破,紧密结合“健康云南”“科技入滇”“人才强省”等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医教协同,实行产学研协同育人。加快紧缺医药卫生和大健康人才培养,完善高端医学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构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健康科技进步,加强健康信息化建设,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的医疗高地、公共卫生中心、健康研究基地和国际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昆明医科大学要发挥我省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的作用,协同各附属医院积极投身健康云南建设之中,为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83年来,昆明医科大学始终坚守“心系边疆、慈爱为民、乐育为怀、服务桑梓”的办学宗旨,培养的10万余名高级医学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云南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根植云岭、享誉全国的医学殿堂。昆明医科大学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医学教育规律,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结合医学人才培养实际,突出医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健全完善、发展形成了职业价值培塑体系、医学实践教学体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三大体系”,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附件:论坛日程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11-20 1e0f8808m18(暂无匿称)

    有思想.有办法.有能力.

    0

  2. 2017-11-20 三生有幸9135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0

  3. 2017-11-20 惠映实验室

    学习了.谢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