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肝脏巨大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一例

2018-05-02 潘红利 侯唯姝 余永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患者,女,37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2周入院。

【一般资料】

患者,女,37岁

【主诉】

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2周入院。

【辅助检查】

糖类抗原(CA)12566.48U/ml,CA1992.62U/ml,甲胎蛋白(AFP)1.6ng/ml,CEA0.8ng/ml,铁蛋白1090.00ng/ml,泌乳素83.26ng/ml;白细胞计数(WBC)10.31×109/L;白蛋白27.3g/L,直接胆红素(DBIL)8.7umol/L,碱性磷酸酶(ALP)527u/L,谷丙转氨酶(GGT)537u/L,乳酸脱氢酶(LDH)356U/L;HBsAg(-),HBsAb(+)。影像学检查CT示:肝右叶巨大囊实性混杂密度影,密度不均,内见条状分隔及壁结节,增强后实质部分及分隔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磁共振成像(MRI)示:肝右叶巨大混杂T1WI长T2WI信号,呈多发囊性改变,增强后实性成分及分隔明显延迟强化,邻近结构受压移位,门静脉右支显示不清

【初步诊断

肝脏囊腺癌(见图1~3)。


图1  CT平扫示肝内巨大囊实性占位,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实性成分及分隔
 

图2  MRI冠状位T2WI示肝内团块状长T2信号,呈多房囊性改变


图3  MRI动态增强示囊性成分未见强化,实性成分及分隔明显渐进性强化(a~d:冠状位观察,见肿块巨大,邻近脏器明显受压推移改变)

【治疗】

患者于2016年6月3日在全麻下行肝右叶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肝右叶,呈囊实性,上方部分与膈肌粘连紧密,左侧部分包绕下腔静脉,由于肿瘤巨大,术中对部分囊肿予以减压排出约1000ml淡黄色囊液及部分积血,后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肝组织一件,紧距切缘见大小约30cm×20cm×14cm肿块,切面呈灰白灰红灰褐,囊实性伴大片状坏死,囊性区含淡绿色胶冻样物(见图4)。镜下观察:肿瘤由梭形细胞、星形细胞、多形性细胞及巨细胞构成,可见细胞内外透明小体。病理诊断: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CK8(部分+),CK(+),CD34(部分+),Ki-67(约40%+),CK7(-),AFP(-),Hepatocyte(-),HMB45(-),S100(-),MelanA(-)。术后结果见图5。


图4  镜下见瘤细胞呈星网状、梭形、多形性,核异型性明显,分布松散,基质黏液样变(HE染色×100)


图5  术后5月复查CT示肝脏呈术后改变,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

【讨论】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embryonalsarcomaoftheliver,UESL)是罕见的起源于肝脏原始间叶组织恶性肿瘤,最先由Stocker和Ishak于1978年命名并报道。UES一般发生于6~10岁儿童,性别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以及腹部肿块,发生于成人UES极其罕见,并且临床表现及辅检均缺乏特异性,故术前误诊率极高。本例患者术前误诊原因分析也是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文献报道UES肿块发生于肝右叶者多见,CA125常升高而AFP、CA199及CEA多正常,均与本例相符。UES肉眼观多呈囊实性改变,切面灰黄、灰褐或灰白色胶冻状,常伴出血、坏死。影像学CT或MRI多为囊性或者囊实性改变,以囊性为主,增强扫描囊性成分不强化,实性成分及分隔常明显延迟强化。鉴别诊断UES易与肝脏其他囊实性占位相混淆。肝脏囊腺瘤或者囊腺癌亦呈囊实性改变,但其分隔及囊壁较薄,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动脉期强化明显而延迟期减退。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多有肝硬化病史,实验室检查AFP常明显增高,以实性成分为主,瘤体动脉期强化显著,呈“快进快出”型。肝包虫病流行区多见,CT可见母囊内有多发子囊漂浮其中,呈典型“囊中囊”表现,囊壁多伴不同程度环形钙化。此外,UES由于黏液样基质存在,其富含亲水的酸性粘多糖造成水分不断吸收,超声所见UES多为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而CT或MRI却多以囊性成分为主的囊实性改变,此种不一致性被认为是UES较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亦常作为诊断依据之一。UES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镜下常见星网形、卵圆形或梭形细胞,核仁缺乏且胞质少,核分裂象活跃,胞质内外可见嗜酸性玻璃样小体。UES恶性度高,一经确诊应尽早行手术切除,目前彻底手术前后辅以化疗被认为是UE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生存期文献报道长短不一,本例患者术后定期化疗,术后5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原始出处:

潘红利, 侯唯姝, 余永强. 成人肝脏巨大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一例[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 18(2):179-180.

作者:潘红利 侯唯姝 余永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8-05-10 121832a9m88暂无昵称

    学习了

    0

  2. 2018-05-09 cscdliu

    学习了.谢谢

    0

  3. 2018-05-07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4. 2018-05-05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5. 2018-05-05 121832a9m88暂无昵称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Clin Transl Gastroentero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症增加

CHB患者的年龄正在老龄化,呈现出更多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和减轻肝脏和非肝病的并发证,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J PEDIATR:队列研究显示儿童肥胖影响肝脏健康

最近,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目的是寻找早中期儿童肥胖与儿童期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纵向关系。

Nature:美科研团队发现“双刃剑”肝脏干细胞

美国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发现一种“双刃剑”肝脏干细胞,它可在肝脏受损时产生新的肝脏细胞,但这种细胞过量又可能诱发肝癌细胞生成。

Science:人体真真真奇妙!肝脏竟是维持造血干细胞功能的关键

哲学上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叫做还原论(Reductionism),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更简单或更基本的现象来描述。用在生物学和医学上,即是沿着器官、组织、细胞、分子这样的路线逐层深入,以图解释某些生理现象。笛卡尔就曾表示,“一切非人类动物都可以分解成一种自动运作的机器”。这种简化理论无疑是在暗示,一切系统都只不过是其各个部分的总和。

“大三阳”核苷停药后复发:合理决策获肝脏组织学及病毒学逆转

现病史:患者7年多前发现“乙肝大三阳”,确诊乙型病毒肝炎,当时无不适未予以专科治疗。6年前接受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因发现牙龈出血于2012年更换为恩替卡韦,2013年停药。多次复查。2014年10月检查HBsAg高达40206 IU/ml。

大便有以下变化警惕肝脏不好

肝脏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它不仅参与了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可以起到排毒解毒的作用,如果人体的肝脏出现了问题,那么会呈现很多症状,人体的大便也会有很多变化。由于肝脏是人体尿素合成的重要器官,它又是人体最大的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