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ematol:甲氨蝶呤相关中枢神经毒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儿童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2022-03-28 网络 网络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诊断时年龄≥10 岁是 MTX 神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症状的甲氨蝶呤相关中枢神经毒性(MTX 神经毒性)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期间经历的严重毒性,具有潜在的长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但目前关于其风险因素和长期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研究团队对 1998 年至 2013 年间参加柏林-法兰克福-明斯特或儿童肿瘤学组方案的 1,251 名连续澳大利亚儿童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性审查。使用回归分析 MTX 神经毒性的临床风险预测因子。对 48 例病例和 537 例对照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图 1:根据鞘内甲氨蝶呤策略,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累积发生率。鞘内注射 (IT) 甲氨蝶呤 (MTX) 的儿童在出现症状性 MTX 神经毒性后永久遗漏 (n=48),与接受 IT MTX 继续接受 ALL 治疗的儿童相比,中枢神经系统 (CNS) 复发的风险增加 (n=1,174 ) ( P =0.047)。继续使用 IT MTX 时的 5 年 CNS 无复发生存率为 95.4±0.6%,而停用 IT MTX 时为 89.2±4.6%。

MTX 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 7.6%(n=95 of 1,251),中位时间为 ALL 诊断后 4 个月和静脉内或鞘内 MTX 后 8 天。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 级升高(P=0.005,优势比 2. 31 [范围,1.28–4.16])在考虑了唯一确定的风险因素后,诱导/巩固与 MTX 神经毒性相关,年龄≥10 岁。

图 2:甲氨蝶呤神经毒性的时间和白血病复发的风险。与治疗后期(巩固后, P = 0.011)相比,在治疗早期(诱导/巩固)经历甲氨蝶呤 (MTX) 神经毒性的儿童的白血病复发率显着增加。经历早期 MTX 神经毒性的儿童的五年无白血病生存率 (LFS) 为 79.3±6.5%,而经历晚期 MTX 神经毒性的儿童为 96±2.8%。

与在整个治疗期间继续使用鞘内 MTX 的情况相比(n=1,174)(p=0.047),在有症状的 MTX 神经毒性(n=48)后鞘内注射 MTX 的儿童中,CNS 复发的累积发生率增加。停止鞘内注射 MTX 时,5 年中枢神经系统无复发生存率为 89.2±4.6%,而继续鞘内注射 MTX 时为 95.4±0.6%。

对于首次发作后继续鞘内注射 MTX 的患者,MTX 神经毒性的复发率较低(12.9%)。GWAS 在调节神经元生长、神经元分化和细胞骨架组织的基因附近鉴定出与 MTX 神经毒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P<-6 )。

这是针对 MTX 毒性的发生率、风险因素和长期影响进行的 ALL/LBL 治疗的最大儿童队列。研究认为,症状性 MTX 神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诊断时年龄 ≥ 10 岁和早期治疗期间血清 AST 升高 > 3 级。为了在第一次 MTX 神经毒性事件后尽量减少进一步的神经毒性,停用 IT MTX 与 CNS 复发率增加有关。继续使用 IT MTX 的患者 MTX 神经毒性复发的风险很小 (<13%)。无论随后的 IT 管理策略如何,发生 MTX 神经毒性的儿童患癫痫的风险增加。

总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诊断时年龄≥10 岁是 MTX 神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处报告的数据不支持在第一次 MTX 神经毒性事件后停止鞘内注射 MTX。

 

原始出处:

Mateos MK, Marshall GM, Barbaro PM, Quinn MCJ, George C, Mayoh C, Sutton R, Revesz T, Giles JE, Barbaric D, Alvaro F, Mechinaud F, Catchpoole D, Lawson JA, Chenevix-Trench G, MacGregor S, Kotecha RS, Dalla-Pozza L, Trahair TN. Methotrexate-related central neurotoxicit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 children treated f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Haematologica. 2022 Mar 1;107(3):635-643. doi: 10.3324/haematol.2020.268565. PMID: 33567813; PMCID: PMC888357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AD:甲氨蝶呤从口服改为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研究

许多炎症性皮肤疾病可以通过每周低剂量口服甲氨蝶呤(oMTX)治疗。然而,恶心(25%)和乏力(15%)是降低药物活性的常见不良反应(AEs)。

ARD:Takayasu动脉炎中托法替尼对比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研究观察性研究

托法替尼(TOF)在 完全缓解诱导方面优于 甲氨蝶呤(MTX),在 高安动脉炎(TAK)治疗中具有防止复发和逐渐减少 糖皮质激素剂量的趋势。在TAK患者中也记录了TOF的良好安全性。

THER ADV GASTROENTER: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成人克罗恩病患者的短期耐受性和有效性分析

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

甲氨蝶呤竟然对1/3的类风关患者无效?应对措施来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甲氨蝶呤的临床反应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超过1/3的患者治疗无效,10%~37%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风湿病必备的免疫抑制剂,怎么选择?教你一文看懂!

很多风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使用到免疫抑制剂,这主要是因为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从而降低抗体的免疫反应,达到治疗风湿病的作用。

J Invest Dermatol: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与阿达木单抗单药治疗银屑病疗效对比

本文评估了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ADL-MTX组)与阿达木单抗单独治疗(ADL组)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

拓展阅读

确认过效果:低剂量口服甲氨蝶呤治疗皮肤填充剂迟发性炎症反应

作者报告了一系列真皮填充剂诱导的DIR患者,在其他治疗失败后,在不同的中心接受口服低剂量MTX治疗,并总结了结果,为此类病例的MTX治疗提供建议。

【BMC Med】微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甲泼尼龙用于急性GVHD初始治疗的3期研究

黄晓军院士进一步牵头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3期研究,旨在对比微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皮质醇激素与皮质醇激素单药用于aGVHD的一线治疗。

甲氨蝶呤(预充式)|老药新衣,为克罗恩病患者长期用药助力!

克罗恩氏病是一种炎症性肠病(IBD),可能会影响从口腔到肛门的胃肠道的任何部分。虽然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但多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和细菌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免疫抑制剂是常见治疗药物,在克罗恩病的应用上

始于循证,终于临床,抗风湿神药甲氨蝶呤皮下注射优化治疗

梅斯医学特此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免疫科创始人/退休主任医师杨岫岩教授,分享MTX的给药途径、起效时间以及治疗领域相关的宝贵知识和经验。

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和甲氨蝶呤联合对新诊断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效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的2期临床试验,以评估R2-MTX对新诊断的PCNS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Lancet Rheumatol: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BAT1806/BIIB800 对甲氨蝶呤反应不足的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安全有效

BAT1806/BIIB800在对甲氨蝶呤反应不足的中至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Ⅲ期研究结果近日在国际风湿病学领域顶级期刊The Lancet Rheumatology《柳叶刀-风湿病学》(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