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人参皂苷Rg1通过激活SIRT1抑制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减轻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2023-08-29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从人参皂苷五大单体皂苷Rb1、Rd、Rg1、20s-Rg3和Rc中鉴定出对SIRT1激活作用最显著的有效成分,进一步探讨其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的保护作用,并阐述其作用机制。

背景:人参是一种常见中药,可用于抗炎、治疗结肠炎、2型糖尿病、腹泻和恢复肝胆功能。人参皂苷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治疗肝胆疾病的潜力。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是一种由肝内毒性胆汁酸积聚引起的肝脏疾病,目前缺乏临床有效的药物。前期研究发现人参皂苷通过激活sirtuin 1 (SIRT1)缓解CLI,但其有效成分及机制尚未明确。

该研究旨在从人参皂苷五大单体皂苷Rb1、Rd、Rg1、20s-Rg3和Rc中鉴定出对SIRT1激活作用最显著的有效成分,进一步探讨其对CLI的保护作用,并阐述其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利用Discovery Studio 3.0进行单体皂苷与SIRT1的分子对接,进一步检测单体皂苷对SIRT1体外活性的影响。最后确定Rg1对SIRT1的刺激作用最为显著,并在体内探讨Rg1在CLI中的保肝活性

采用异硫氰酸α-萘酯(ANIT)灌胃野生型小鼠,建立肝内胆汁淤积及Rg1干预实验模型,检测肝损伤及胆汁淤积相关指标。此外,肝脏特异性SIRT1基因敲除(SIRT1-/-)小鼠给予ANIT和/或Rg1,以进一步研究Rg1的作用机制。

结果: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结果表明,5种人参皂苷单体均能结合SIRT1活性位点,促进HepG2细胞SIRT1活性。其中,Rg1在胆汁淤积中对SIRT1活性的刺激最为显著。此外,它还能改善ANIT诱导的HepG2细胞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因此,进一步研究了Rg1对CLI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结果显示,Rg1逆转了ANIT诱导的生化指标升高,改善了肝脏病理损伤,降低了肝脏脂质积累、活性氧和促炎因子水平。机制上,Rg1诱导SIRT1表达,随后促进Nrf2活性,抑制NF-κB的激活。此外,Rg1的肝保护作用在SIRT1-/-小鼠中被阻断。

结论:Rg1通过上调SIRT1表达减轻了ANIT诱导的CLI,该研究结果表明Rg1是治疗CLI的候选化合物

原始出处:

Gao Q, Li G, Zu Y, et al. Ginsenoside Rg1 alleviates ANIT-induced cholestatic liver injury by inhibiting hepatic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via SIRT1 activatio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Aug 25]. J Ethnopharmacol. 2023;117089. doi:10.1016/j.jep.2023.117089

作者:紫菀款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第99届美国神经病理学家协会年会|摘要汇报: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病因是炎症,而不是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而不是动脉粥样硬化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病因。原文出处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炎症能预测社交媒体的使用吗:系统性炎症的生物标志物与社交媒体的关系

本研究揭示了炎症的社会影响,并强调了使用社交媒体作为研究炎症对社会动机和行为影响的背景的潜在好处。

J Ethnopharmacol: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鼻渊通窍颗粒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和靶点

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AR)小鼠模型,探讨鼻渊通窍颗粒(BYTQ)抗AR的可能机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BYTQ治疗AR的可能靶点。

JGH:血清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LRG)更能反映炎症性肠病患儿的肠道炎症

炎症性肠病(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克罗恩病(CD)。

Nature:抗炎才能抗衰老,揭秘炎症与衰老的神秘面纱

该研究表明,cGAS/STING信号通路在驱动衰老过程中的慢性炎症和功能衰退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阻断cGAS/STING信号通路,可以抑制小鼠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认知和组织功能。

Annals of neurology |北医三院樊东升团队:中性粒细胞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发病风险有关

中性粒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衍生指标(NLR 和 SII)的增加与 ALS 患病风险的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