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乌干达周围神经病变以及风险因素研究

2017-07-06 zhangfan MedSci原创

周围神经病变在乌干达农村的成年人中比较常见并且与功能性疾病相关。年龄、女性和HIV感染显著增加神经病变的风险

近日研究人员在乌干达农村考察成人周围神经病相关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功能损害情况。

研究招募了800名参与者,其中,400名HIV阴性参与者,400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参与者,对参与者进行详细的神经学评估,包括评估神经症状、功能措施以及神经功能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义是超过1项主观症状或检查神经病变数超过1。采用对数二项回归评估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参与者平均年龄35岁。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为13%,且HIV阳性患者神经病变高于HIV阴性患者 (19% vs 7%, p < 0.001)。高龄 (RR 1.04, 95% CI 1.02–1.06), 女性 (RR 1.49, 95% CI 1.04–2.15), HIV 感染(RR 2.82, 95% CI 1.86–4.28), 吸烟(RR 1.59, 95% CI 1.02–2.48)以及神经毒性药物史(RR 2.08, 95% CI 1.07–4.05) 是神经病变的显著预测因子。年龄是唯一的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无论HIV阳性(RR 1.03, 95% CI 1.01–1.05)或阴性(RR 1.06, 95% CI 1.02–1.10)参与者。 在所有参与者中,神经病变与多个功能状态受损有关。

研究表明周围神经病变在乌干达农村的成年人中比较常见并且与功能性疾病相关。年龄、女性和HIV感染显著增加神经病变的风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art:周围神经病变或可预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人群,但如何更准确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仍然不易,特别是识别处于心血管疾病高危的糖尿病患者仍然充满挑战。近日,为评估周围神经病变(PN)是否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有关,来自伦敦圣乔治医学院的 Jack R W Brownrigg 等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患者首次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此外,研究者还进一步

Heart: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

英国学者们对周围神经病变(PN)与突发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以及PN至何种程度可能改善2型糖尿病人群的危险预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N与糖尿病人群首次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相关论文8月5 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杂志。 该研究纳入13 043例无心血管疾病(CVD)的2型糖尿病受试者,记录随访30个月期间的突发CVD事件。确定这些患者基线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PN状态,利用Cox回归

Diabetes Care:糖尿病前期是周围神经病变独立高危因素

研究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周围神经病变开始于糖尿病发病的早期阶段。本研究旨在,在存在T2DM发生风险的人群中,根据糖耐量和代谢综合征水平,评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及与之相关的神经系统的变化。 研究设计与方法:我们选择467名受试者进行纵向的队列研究,评估受试者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胰腺细胞功能。使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工具(MNSI)(及其)分数(>2)来定义周围神经病变,同时使用客观的振

Neurology: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与生活质量的药物治疗如何?

由此可见,为了减轻痛苦,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普瑞巴林和奥卡西平、三环类抗抑郁药、非典型的阿片类药物与A型肉毒毒素比安慰剂更有效。然而,生活质量没有被很好的报道,研究是短期的,药物有大量的停用率,阿片类药物具有显著的风险。未来的研究应评估长期的结局、疼痛管理的使用方法和措施,以及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J Natl Cancer I:让乳腺癌患者动起来:生活方式与紫杉烷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2017年2月,发表在《J Natl Cancer Inst》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得出了生活方式因素与乳腺癌患者紫杉烷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相关的结论。研究人员在通路研究中检测了体重指数(BMI)和生活方式因素与CIPN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是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纳入了1237名接受紫杉烷治疗且提供神经毒性症状数据的女性。以基线访谈的形式评估了BMI(正

JCO: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在化疗后对机体功能的影响需关注!

化疗结束后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的持续可能导致机体功能下降。本研究在有或无CIPN症状的女性癌症幸存者间比较了机体功能的客观数据和自我报告数据、步态、跌倒的差异,以确定功能性康复的目标。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辅助数据对512名女性癌症幸存者(年龄62±6岁;距离确诊时间,5.8±4.1年)进行了二次分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