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 Drug Discov:对肠促胰岛素的买二送一打击

2014-01-26 Natureasia Natureasia

最近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一种调查中的糖尿病药物比已被批准的糖尿病药物,例如艾塞那肽(Byetta;Amylin公司)和利拉鲁肽(Victoza;诺和诺德公司),具有更好的代谢效应。这种药物主要针对激素受体肠促胰岛素家族的两个成员。 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的兴奋剂。作者首次发现,一种GLP1类似物的施用,以及相关的肠降血糖素激素的类似物,葡萄糖依

最近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一种调查中的糖尿病药物比已被批准的糖尿病药物,例如艾塞那肽(Byetta;Amylin公司)和利拉鲁肽(Victoza;诺和诺德公司),具有更好的代谢效应。这种药物主要针对激素受体肠促胰岛素家族的两个成员。【原文下载

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的兴奋剂。作者首次发现,一种GLP1类似物的施用,以及相关的肠降血糖素激素的类似物,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在肥胖小鼠中能够增强GLP1的降体重作用。这促使他们鉴别了一种信号化合物,后者是GLP1和GIP的一种协同兴奋剂。

事实上,基于结构的设计带来了一种基于GLP1和GIP残留物混合序列的缩氨酸(名为MAR701;也称为RG7685)的发展。通过急性血糖控制测量,这些残留物在小鼠的GLP1和GIP受体中具有平衡作用。此外,与等剂量的艾塞那肽4(艾塞那肽是艾塞那肽4的合成版)相比,协同兴奋剂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体重、食物摄取、脂肪量和血糖水平(约10倍)。

接下来,作者测试了一种协同兴奋剂的酰化版本,它允许使用较少的药次。向饮食诱导肥胖的小鼠每两周注射这种兴奋剂在4周后减少了体重、食物摄取和脂肪量,并改善了葡萄糖耐受性,同时降低了血浆胰岛素和胆固醇水平。这种代谢参数的改进比在利拉鲁肽组中观测到的要更明显。在更高的剂量(每公斤20纳摩尔)下,酰化协同兴奋剂减少体重约21.5%,而利拉鲁肽则没有影响。

此外,协同兴奋剂的一个聚乙二醇化版本在小鼠模型(db/db小鼠)中降低了血糖水平,复制了与代谢紊乱有关的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影响。

在食蟹猴中,利拉鲁肽或酰化协同兴奋剂的单一注射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并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同时协同兴奋剂具有更好的效果。

最终,作者在一个6周的递增剂量研究中研究了聚乙二醇化协同兴奋剂对53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用协同兴奋剂治疗的病人改善了血糖水平(虽然还不正常)。重要的是,病人并没有经历呕吐,这是伴随GLP1受体兴奋剂的一种副作用。

概括起来,这项研究表明,扮演GLP1和GIP受体的肠促胰岛素兴奋剂能够代表一种改进的糖尿病疗法。实际上,这种化合物是安全的并在人体中很活跃,尽管还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确定其全部功效。并且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以确定GLP1和GIP受体之间如何协作,从而放大有益的代谢效应。

原文出处

Harrison C.Obesity and diabetes: Two-for-one strike at incretins.Nat Rev Drug Discov. 2014 Jan【原文下载

作者:Natureasia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传统观念认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血糖高低,都需要按照阶梯式药物治疗模式给药,胰岛素往往是在口服药联合治疗后血糖仍然不达标的情况下才会启用。但这种阶梯式药物治疗模式可能延误了部分血糖很高患者的治疗。近年的观点认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对β细胞功能恢复和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发展:积累证据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的最初探索发生在上个世纪末

J Hepatol:减肥手术能显著改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

减肥手术能减轻肥胖患者体重并提高葡萄糖代谢。近日,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医学系PET中心Heidi Immonen、Jarna C. Hannukainen 等发表论文,旨在研究减肥手术对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研究指出,减肥手术能显著改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在术后6个月测量时,改善了胰岛素刺激的肝脏葡萄糖摄取,减少了内源性葡萄糖产量。伴随着这些代谢效应的是肝脏体积和脂肪含量的明显减少。总之,糖尿病患者

Diabetologia:胰岛素治疗可导致T2DM患者脂肪组织发生炎性改变

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治疗伴随着体重增加,以腹部脂肪含量增加为特征。脂肪组织的扩张通常与微形态和炎性变化平行。为了探讨胰岛素相关脂肪含量增加,特别是当体重过度增加时,是否也可以导致人类皮下脂肪组织形态变化和炎症反应增加,来自荷兰拉德伯德大学奈梅亨医学中心H. J. Jansen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胰岛素治疗可导致体重增加和巨噬细胞向皮下脂肪组织聚集。该研

Diabetologia:体重变化或可影响胰岛素受体表达

各项研究中INSR-B表达的变化胰岛素受体(INSR)根据11位外显子选择性剪切不同有两种蛋白异构体。INSR-A促进细胞生长,然而,INSR-B主要调节葡萄糖稳态。为了探讨体重下降是否能调节INSR的选择性剪切和脂肪组织剪切因子的表达,来自芬兰库奥皮奥大学附属医院Jussi Pihlajam·ki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INSR剪切受体重下降调节,而且与胰岛

以色列Oramed公司研发的口服胰岛素ORMD-0801二期试验成功

口服胰岛素一旦研发成功将极大地改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色列Oramed医药公司近日宣布,其口服胰岛素ORMD-0801二期 临床测试成功,将被允许在欧洲以及承认欧洲药监局条例的主要国家作为一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使用。这是口服胰岛素的一个重大突破,引来众多关注。胰岛素的使用主要通过注射给药,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多不便。在 美上市的以色列医药公司Oramed医药上周五宣布,该公

J Control Release:糖尿病患者或将摆脱每天注射胰岛素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可能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频繁注射胰岛素成为过去。任何2型糖尿病患者都面临疾病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需要频繁,自我注射胰岛素,而新的研究提出可以采取药丸形式替代治疗。 这项研究将不饱和脑苷脂(Glycoceramides)作为GLP-1粘膜给药的分子载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上。通过化学结合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