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Neurol:高脑出血风险的缺血性卒中 哪种方案能走好钢丝绳?

2018-06-15 徐钰琦 环球医学

对于脑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药物预防心血管事件就像是在走钢丝绳,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是临床医生的一大挑战。2018年1月,发表于《Lancet Neurol》上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PICASSO),考察了西洛他唑vs阿司匹林联合或不联合普罗布考对预防亚洲脑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效果。

对于脑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药物预防血管事件就像是在走钢丝绳,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是临床医生的一大挑战。2018年1月,发表于《Lancet Neurol》上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PICASSO),考察了西洛他唑vs阿司匹林联合或不联合普罗布考对预防亚洲脑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效果。

背景:对于脑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最佳疗法尚不清楚。研究者在这些患者中评估了西洛他唑vs阿司匹林联合或不联合普罗布考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在这项随机、对照、2×?2析因研究中,研究者从3个亚洲国家的67个中心纳入了有颅内出血影像结果或两次及以上微出血病史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配患者(1:1:1)接受口服西洛他唑组(100mg,每日两次)、阿司匹林组(100mg,每日一次)、西洛他唑+普罗布考组(250mg,每日两次)或阿司匹林+普罗布考组,通过集中化按中心区组分层。西洛他唑vs阿司匹林进行双盲研究;普罗布考治疗是开放标签的,但结局评估者对分配设盲。共同主要结局是卒中、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疗效性)组成的复合终点发生率和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的发生率,在意向治疗和改良的意向治疗人群中进行评估。用非劣效性检验分析有效性,如果非劣效性得到满足,则进行优效性检验。仅通过优效性检验来评估安全性。

结果:在2009年8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间,研究者随机分配1534名患者至四个研究组中的一组,其中对1512名患者进行了复合主要终点评估。在中位随访1.9年期间(IQR,1.0~3.0),接受西洛他唑的患者复合血管事件发生率率为4.27/100人年,在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是5.33/100人年(HR,0.80;95%CI,0.57~1.11;非劣效性p=0.0077;优效p=0.18)。接受西洛他唑的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0.61/100人年,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是1.20/100人年(HR,0.51;97.5%CI,0.20~1.27;优效p=0.18)。与非普罗布考组血管事件的发生率5.75/100人年相比,普罗布考组是3.91/100人年(HR,0.69;95%CI,0.50~0.97;优效p=0.0316)。与非普罗布考组脑出血发生率1.11/100人年相比,普罗布考组是0.72/100人年(HR,0.65;97.5%CI,0.27~1.57;p=0.55)。四组间不良事件相似,最常见的事件是头晕、头痛、腹泻和便秘。

意义:对于脑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心血管事件西洛他唑非劣效于阿司匹林,但是没有减少出血性卒中风险。在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中加入普罗布考对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有益的。

原始出处:

Kim BJ, Lee EJ, Kwon SU, et al.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sia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stroke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haemorrhage (PICASSO):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Neurol. 2018 Jun;17(6):509-518. doi: 10.1016/S1474-4422(18)30128-5.

作者:徐钰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11-18 howi
  2. 2018-06-15 健健

    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0

相关资讯

CCCD2018丨刘新峰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新进展与指南解读

2018年4月20日,第十八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CCCD 2018)于山东-青岛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后的全体大会专场,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教授发表精彩报告,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的新进展与指南更新进行了详细解读。

CNS Drugs:降低缺血性卒中后癫痫风险 就靠这种神药

卒中是成人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约有55%的成人癫痫由卒中引起。卒中后癫痫(PSE)引发的残疾和死亡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负担。很多抗癫痫药物(AEDs)都可以有效治疗PSE。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AEDs众所周知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目前专业指南不推荐常规使用AEDs用于PSE预防。对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他汀带来希望。

JAHA:颈动脉斑块和C反应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中的联合作用!

由此可见,同时存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CRP升高与IS和MI风险增加有关。将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生物标志物进行联合评估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层。

Neurology病例:隐藏于皮肤血管畸形下的巨大脑动脉瘤

64岁男性,急性出现右侧偏盲。头颅MRI可见左侧枕叶缺血性卒中

Stroke:缺血性卒中和卒中亚型早期血压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由此可见,缺血性卒中早期血压较低或较高均与3个月PSCI风险增加有关。维持收缩压/舒张压在143-158/93-102mmHg有助于减少PSCI的发生。而大动脉硬化亚型和前循环梗死亚型与3个月PSCI风险增加相关。

Lancet Neurol:缺血性卒中且房颤患者 有脑微出血还能抗凝吗?

具有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房颤患者,如果存在脑微出血,抗凝治疗是否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2018年6月,发表在《Lancet Neurol》的一项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对此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