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ER +乳腺癌缺氧和血管功能的PET/MRI评估

2024-02-01 shaosai MedSci原创

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已被用于探测体内乳腺癌微环境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包括灌注和缺氧。

乳腺癌中,微环境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不规则的血管网络导致灌注异常和缺氧。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适应缺氧的主要调节因子,支持血管生成和肿瘤的代谢重构,使其处于对氧气和营养物质依赖较少的状态。在各种癌症中,缺氧与肿瘤的侵袭性、抗治疗性和转移有关,并且是导致雌激素受体阳性(ER +)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不佳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前的研究表明,在氧气水平降低的情况下,缺氧相关蛋白(包括HIF-1α及其下游靶点碳酸酐酶IX(CAIX))的过度表达与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被抑制、去分化表型、对内分泌治疗的抵抗、乳腺癌复发和无病生存期缩短相关。

虽然一些专家已经讨论了HIF-1α和CAIX在ER+乳腺癌中的潜在临床价值,但对这种癌症类型的体内肿瘤病理生理学和低氧调节蛋白的表达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充分探索。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已被用于探测体内乳腺癌微环境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包括灌注和缺氧。现阶段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研究以确定肿瘤血管功能的特征,而使用[18F]标记的硝基咪唑的PET,如[18F]-氟咪唑([18F]-FMISO)可以提供细胞内缺氧的模式评估。 [18F]-FMISO-PET已显示出对ER+肿瘤患者的预后潜力,以及预测对初级内分泌[20]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反应的效用。然而,尽管缺氧在ER+疾病中具有预后意义,但在ER+乳腺肿瘤中,将肿瘤微环境的功能参数与组织病理学证据或其他生物标志物相关的临床影像学研究非常有限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将[18F]-FMISO-PET和DCE-MRI的体内成像参数与ER+乳腺癌的缺氧和血管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联系起来探讨了其在临床评估上的应用及价值。

本项研究对在本机构内年龄大于18岁、经活检确认、治疗无效的原发性ER+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前[18F]-FMISO-PET/MRI检查。血管功能的参数由DCE-MRI得出,使用扩展的Tofts模型,而缺氧则使用[18F]-FMISO流入率常数Ki进行评估。组织学肿瘤切片用CD3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碳酸酐酶IX(CAIX)进行了染色肿瘤微血管的数量、血管中位直径和微血管密度(MVD)由CD31免疫组化获得。HIF-1α和CAIX的表达使用组学分数来评估,组学分数由染色的阳性细胞百分比乘以染色强度取得。 

在检查的病变中,14/22(64%)为导管癌,2级或3级(19/22;86%),其中17/22(77%)HER2阴性。[18F]-FMISO Ki与血管直径(p = 0.03)、MVD(p = 0.02)和CAIX表达(p = 0.002)呈负相关,而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免疫组化变量之间没有发现明显关系。HIF-1α与任何PET/MR成像指标没有明显相关性。 


 两个ER+/HER2-乳腺癌患者的代表性图像。左图:动态增强(DCE)MRI的增强峰值;中间:a 浸润性导管癌(IDC),2级,肿瘤内[18F]-FMISO摄取量高(SUVmax=1. b 浸润性粘液腺癌(IMC)与原位导管癌(DCIS),3级,肿瘤内有中等[18F]-FMISO摄取(SUVmax = 1.2;SUVmean = 1.0;Tmax/M = 1.0)

本项研究表明,由[18F]-FMISO-PET测量的缺氧水平与ER+乳腺癌中CAIX表达增加、MVD低和血管直径较小具有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ER+乳腺癌中血管不足和缺氧之间的相关性。

原文出处:

Julia C Carmona-Bozo,Roido Manavaki,Jodi L Miller,et al.PET/MRI of hypoxia and vascular function in ER-positive breast cancer: correlations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DOI:10.1007/s00330-023-09572-6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24-02-01 ms6000001542975270

    是否可以通过抑制缺氧蛋白表达来改善预后

    0

  2. 2024-02-01 ms6000001542975270

    是否可通过抑制缺氧蛋白表达来改善预后?

    0

  3. 2024-02-01 八骏奔腾

    (好好的

    0

  4. 2024-02-01 jshbyywk2008

    在乳腺癌中,微环境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不规则的血管网络导致灌注异常和缺氧

    0

相关资讯

Nat. Commun:吡咯替尼联合多西紫杉醇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PANDORA II期临床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吡咯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无进展生存期延长,安全性可耐受。

Eur J Radiol:乳腺癌FDG-PET与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

氟脱氧葡萄糖(FDG)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以评估癌症的葡萄糖代谢率,高FDG摄取量预示着预后不良和侵袭性特征。

J AM COLL RADIOL:实施乳腺癌风险评估究竟有哪些隐藏障碍?

实施研究综合框架(CFIR)是一个成熟的实施科学框架,该框架定义了为更好地了解这些障碍和促进因素而应该探讨的内容,并为探讨这些障碍和促进因素提供了指导。

汕头大学医学院姜红岩/凌凯团队《ACS Nano》:多学科交叉助力乳腺癌免疫治疗

该研究利用黑磷纳米片(BPNS)与锰离子(Mn²⁺)和CpG寡核苷酸进行复合,制备出“BPNS@Mn²⁺/CpG”纳米药物。

【综述】| “精准医疗”时代从乳腺癌分子分型探讨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临床价值及最新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ADC药物治疗出发,介绍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探讨ADC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献荐读|张国君教授:PROSPEC研究,保乳术前乳腺磁共振检查可避免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

PROSPECT研究显示,如果术前MRI检查未发现恶性隐匿病灶,未伴有淋巴血管浸润的pT1N0 ER阳性乳腺癌或广泛DCIS患者,术后没有必要接受辅助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