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口服铁补充剂能改善心衰合并缺铁患者的运动能力?

2017-07-05 吴刚 环球医学

2017年5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IRONOUT HF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口服铁补充剂对心衰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和缺铁患者的运动能力无改善。



2017年5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IRONOUT HF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口服铁补充剂对心衰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和缺铁患者的运动能力无改善。

重要性:大约50%的左心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HFrEF)缺铁,并且缺铁是功能容量降低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但是,不昂贵、便利的口服铁剂对心衰的疗效尚不清楚。

目的:旨在检测口服铁剂的治疗是否可改善HFrEF合并缺铁患者的运动极限。

设计、地点和参与者:这是一项II期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为HFrEF(<40%)合并缺铁的患者,其定义为血清铁蛋白水平为15~100 ng/mL或血清铁蛋白水平为101~299 ng/mL合并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2014年9月~2015年11月,美国23个地区的患者入组。

干预:口服多糖铁(n=111)或安慰剂(n=114),剂量为150 mg每天两次,共治疗16周。

主要结局和测量指标:首要终点指标是摄氧量峰值(V?o2)自基线到16周的变化。次要终点是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堪萨斯市心肌病的评估问卷(KCCQ,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反映生活质量越好)评定的健康状况。

结果:225名随机患者(中位年龄63岁;36%为女性)中,203名完成研究。口服补铁组的中位基线峰值V?o2为1196 mL/min(四分位距[IQR],887~1448 mL/min),安慰剂组为1167 mL/min(IQR,887~1449 mL/min)。口服补铁组和安慰剂组间的首要终点,即16周时V?o2峰值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23 mL/min vs -2 mL/min;差异,21 mL/min[95% CI,-34~+76 mL/min];P=0.46)。相似的,16周时,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13 m;95% CI,-32~6 m),NT-proBNP水平(159;95% CI,-280~599 pg/mL),或KCCQ分数(1;95% CI,-2.4~4.4)的组间差异也无显着性,所有的P都>0.05。

结论与意义:对于铁缺乏的HFrEF患者,口服16周的高剂量铁剂并没有提高运动能力。这些结果不支持在HFrEF患者中使用口服铁补充剂。

原始出处:

Lewis GD, Malhotra R, Hernandez AF, et al. Effect of Oral Iron Repletion on Exerci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nd Iron Deficiency: The IRONOUT H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7 May 16;317(19):1958-1966. doi: 10.1001/jama.2017.5427.

作者: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patology: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适度饮酒是好是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适度饮酒很常见,然而其对心血管和肝健康的影响未知。适度饮酒可改善普通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但是NAFLD患者中,是否也存在相似的获益仍然未进行过研究。2017年6月,发表在《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调查了NAFLD患者适度饮酒是否获益。酒精性肝病(ALD)和NAFLD的发病机制具有显着的重叠,然而ALD的研究关注于病理性酒精摄入,很少有

JAHA: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能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被认为是新型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其中三甲胺-N-氧化物(TMAO)及其前体在血中的浓度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尚未阐明。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旨在研究TMAO及其前体的血浓度与MACE之间关系的荟萃分析研究。

JACC: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CVDs)所造成的负担在世界的许多地区依旧尚未阐明。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利用2015年的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综合了有关疾病发病率、流行病学和死亡率的数据,对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全球负担做一个全面最新的总结。本研究从尸检和口头登记的报告数据库对CVD的死亡率进行评估,从来自健康调查、前瞻性队列、卫生登记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数据和软件模型对CVD的流行病学

SCI REP:心血管流行药竟可逆转心脏病相关基因表达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已经知道,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通过减缓心率并减少收缩力来减轻心脏负担。 然而,纽约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这些药物也扭转了许多与心脏病相关的潜在有害遗传变化,研究成果今日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

JAHA:中国学者首次揭示凝血因子V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凝血因子V(FV)是凝血途径中的关键因子,既有抗凝作用,也有促凝作用,主要分布于血浆和血小板中。然而,血小板来源的凝血因子V在动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尚未阐明。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旨在探索凝血因子V在动脉血栓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JAHA:睡眠呼吸暂停可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

既往研究表明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中房颤的发病率较高,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与心力衰竭患者房颤的发生相关。然而,由于相关研究数量的稀少,OSA和CSA在人群中与房颤发生的关系和区别尚未阐明。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旨在研究阻塞性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房颤发生的关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