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SLE指南药物治疗方案大盘点,速看!

2022-12-29 网络 网络

202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疗指南指出,SLE患者5年生存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50%~60%升高至90年代的超过90%,并在2008—2016年逐渐趋于稳定

202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疗指南指出,SLE患者5年生存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50%~60%升高至90年代的超过90%,并在2008—2016年逐渐趋于稳定(高收入国家5年生存率为95%,中低收入国家5年生存率为92%)。由此可见,SLE已由既往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逐渐转为慢性、可控性疾病,这一改变得益于SLE不断更新、迭代的治疗方案。小编整理了近两年国内外SLE指南中的药物治疗方案,供大家参考。

1、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解读

(1)如何使用羟氯喹治疗SLE

羟氯喹——无禁忌SLE患者的基石药物

对SLE患者来说,长期服用羟氯喹可降低疾病活动度、降低发生器官损伤和血栓的风险,改善血脂情况,提高生存率。因此,2020年SLE指南建议,对无禁忌的SLE患者,推荐长期使用羟氯喹作为基础治疗。由此可见,羟氯喹在SLE中的地位值得肯定[1]

另外,指南还提出,建议临床医师对存在视网膜病变高风险的患者每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对低风险患者服用羟氯喹的第5年起每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以监测视网膜病变情况,稳定发挥羟氯喹的治疗效果[1]

羟氯喹在围妊娠期SLE患者中的治疗地位不可小觑

从2007年开始,羟氯喹就被列为治疗妊娠合并SLE的基础用药之一。2020年SLE指南也进一步肯定了羟氯喹在妊娠期SLE费用药效果,指出羟氯喹可降低SLE孕妇的早产率、减少狼疮复发、减轻病情,同时降低发生胎儿不良结局的风险,而持续的羟氯喹治疗可降低妊娠期间和产后SLE的复发[1]

因此,对妊娠期SLE患者,临床医师应进行个体化评估,若评估结果表明潜在治疗益处大于潜在风险[2],且满足无羟氯喹治疗禁忌的条件时,推荐妊娠期全程服用羟氯喹。若在羟氯喹治疗期间出现疾病活动,可考虑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控制病情。在此期间,还应同时密切监测SLE疾病活动度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保障良好的妊娠及胎儿结局[1]

(2)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LE

指南指出,临床医师应根据疾病活动度及受累器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SLE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激素治疗方案,并应根据病情活动度、用药时间长短、激素不良反应等情况来调整用药。在激素治疗期间,临床医师需密切关注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并根据其调整激素用量[1]

(3)如何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LE

对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反应不佳的SLE患者,或无法将激素的剂量调整至相对安全剂量以下的患者,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另外,建议初始治疗时对伴有脏器受累者加用免疫抑制剂[1]

(4)如何使用生物制剂治疗SLE

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复发的SLE患者,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1]

在2020年中国SLE指南中,羟氯喹依旧维持着SLE治疗基石的稳固地位。那么在2022年EULAR更新的建议中,羟氯喹在SLE治疗中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吗↓

2、2022年EULAR更新建议解读

羟氯喹仍是无禁忌SLE的治疗基石

队列和注册研究表明,在SLE患者中使用羟氯喹与更少的发作、狼疮性肾炎治疗的更好疗效、肾功能下降的减缓、血管并发症更少、更少的器官损伤以及更低的死亡率有关[3]。因此2022年EULAR更新的建议与2020年国内指南建议一致,明确指出羟氯喹可广泛用于SLE的治疗[4]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SLE指南或共识中,羟氯喹都是无禁忌SLE患者的基石用药,其在SLE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此外,羟氯喹还可改善脂代谢、糖代谢以及心功能状态,为患者带来额外获益。期待在未来SLE的治疗当中,羟氯喹可以再接再厉,为患者谋求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 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3):172-185.

[2] 硫酸羟氯喹片药品说明书

[3] Mok C C, Hamijoyo L, Kasitanon N, et al. The Asia-Pacific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 consensus statements on the manage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The Lancet Rheumatology, 2021, 3(7): e517-e531.

[4] Smolen J S, Landewé R B M, Bergstra S A, et al. 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synthetic and biological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2022 update[J].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20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沪上本草:善清三焦湿热----黄芩

黄芩所含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主要有黄酮类、酚苷、 醇苷、挥发油、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不同成分,现代药理实验发现黄芩在炎症、细菌感染、氧化、过敏、肿瘤、心血管、疼痛、肝脏疾病等多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药多益!羟氯喹仍是SLE的治疗基石

羟氯喹是抗疟药,也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由于其可圈可点的疗效,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草原医话: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门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当患者定期复查,病情稳定后,医生指导患者饮食疗法, 合理安排饮食起居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医患配合,密切沟通,才能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祝愿所有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低血羟氯喹浓度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加重的标志物和预测指标

研究旨在全血羟氯喹(HCQ)浓度与HC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之间的可能关系。

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累积损伤风险的早期保护作用

研究者旨在评估羟氯喹(HCQ)是否能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早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