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BTS:葛均波院士/马剑英教授团队发现RNA结合蛋白RBM15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心梗后心肌重构的机制

2024-04-27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葛均波院士/马剑英教授团队发现RNA结合蛋白RBM15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心梗后心肌重构的机制

随着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已严重影响到健康中国策略的实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心病的危急重症类型,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远期预后也较差。近年来,以胸痛中心及冠心病介入治疗为主的AMI治疗方式,起到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作用,AMI患者死亡率已明显下降。随着AMI后心室重构机制、心功能不全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诸多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新药问世。但上述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段并不能逆转或者完全阻断AMI后心肌细胞死亡、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同时AMI发生后心肌损伤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保留更多有用的心肌细胞,是避免AMI继发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环境因素在疾病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糖饮食等环境因素在不改变基因序列的情况下,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同时也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即所谓的表观遗传学。大量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改善AMI的预后,并有望成为治疗AMI的新策略。因此,进一步深入阐述、明确AMI的心肌损伤、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发展机制,探索特异性的保护手段,促进缺血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的存活、阻断心肌细胞死亡是AMI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RNA结合蛋白(RBPs)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多种功效。RBM15作为一种重要的RBP,近期研究证实其在mRNAm6A修饰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但在MI中的调控功能仍不清楚。

202441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JACC Basic to Translation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RBM15 protects from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stabilizing NAE1”的研究论文,揭示了RBM15通过m6A修饰功能稳定其在细胞凋亡功能上的靶点NAE1从而发挥MI后心功能保护作用。

首先,研究者通过RNA甲基化测序(MeRIP-seq)发现心肌梗死样本中m6A水平升高,其在心梗组织和对照组织的转录本中皆高表达,心梗组织中更显著。通过筛选一系列RNA修饰蛋白,结果显示RBM15是心肌梗死后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对比STEMI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RBM15表达情况,证实其在STEMI患者外周血中显著高表达。

随后,研究者通过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实验证实,RBM15过表达减轻了心肌细胞缺氧后的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RBM15过表达可以显著改善小鼠心梗后的心功能。这两项结果提示,RBM15有助于延缓小鼠MI后心功能的恶化。

在机制上,研究者通过测序分析,结果表明NAE1可作为RBM15发挥心梗后心脏保护作用的重要靶点。采用NAE1抑制剂(MLN4924)进一步证实,在RBM15过表达的情况下,m6A甲基化的增强导致NAE1 mRNA的稳定性增加,最终促进NAE1的高表达。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表观修饰因子RBM15MI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RBM15可通过稳定其在细胞凋亡功能上的关键靶点来影响MI的进展,揭示了表观修饰机制可能是MI的治疗干预的潜在靶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程灏博士、吴剑副研究员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葛均波院士、马剑英教授为该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邹云增教授、李琳楠博士等合作者亦给予重要指导和贡献。该工作得到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bts.2024.01.017

作者:论道心血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Res: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心衰、房颤、主动脉瓣狭窄和心梗风险的关系

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脂联素可能在心力衰竭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前研究中,脂联素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特性,从而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然而,在人类观察性研究中,情况就不那么清楚了。虽

85岁心梗老奶奶,冠脉内溶栓后血流恢复,择期PCI也是好办法

患者女性,85岁。入院时间:2015年4月23日00:59。主诉:头昏、心悸不适4小时。

心梗1个月冠脉内陈旧血栓该如何处理

患者男性,71岁。因活动后胸闷4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肺气肿、肺大疱病史。

Cell Metabolism 中山大学曹楠教授团队揭示鞘脂代谢途径调控哺乳动物心脏再生

该研究首次揭示鞘磷脂代谢途径在心肌增殖与心脏再生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及机理,建立了通过干预鞘磷脂代谢靶点促进心梗治疗的新策略。

无需β受体阻滞剂!NEJM:心梗后用药策略或迎来新范式

该研究表明对于接受早期冠脉造影且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50%)的急性心梗患者,相比于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未降低复合风险(任何原因死亡或新发梗死)。

JACC-BTS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马剑英教授团队发现RNA结合蛋白RBM15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心梗后心肌重构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RBM15通过m6A修饰功能稳定其在细胞凋亡功能上的靶点NAE1从而发挥MI后心功能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