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体质指数对接受药物洗脱支架PCI女性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18-01-03 xiangting MedSci原创

不同BMI组间的3年调整心脏事件风险不存在差异。而与正常体重相比,体重不足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风险显著升高,超重患者较低。

既往研究显示,在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体质指数较高的患者反而可能有更好的长期临床结局。这项研究试图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类别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女性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研究人员汇集了26项关于药物洗脱支架PCI随机试验女性参与者的患者水平数据。将患者分为体重不足(BMI <18.5),正常体重(BMI,18.5至24.9),超重(BMI,25至29.9),肥胖(BMI,30至34.9)或病态肥胖(BMI,≥35)。主要终点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3年时死亡、心梗或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复合。

在纳入汇总数据库的11557名女性患者中,9420名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并有BMI数据。BMI较高的患者年龄显著较小,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只有139名患者体重不足,调整的心脏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与正常体重相比,危险比为2.20 [1.31-3.71])。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患者的未经调整3年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多变量分析后,在严重肥胖患者中观察到死亡风险升高的趋势,描述了BMI与3年死亡率之间的倒"J"形关系。相反BMI与其他结局如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对于正常体重和较高BMI而言是平坦的。

不同BMI组间的3年调整心脏事件风险不存在差异。而与正常体重相比,体重不足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风险显著升高,超重患者较低,但严重肥胖人群有风险升高的趋势。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国内外四专家共讨ACS抗栓治疗优化策略

       导语:3月15日,在第十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2)的药物学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优化抗栓治疗策略以及出血和缺血风险的评估模型进行了研讨。     1、BARC出血定义和出血预防策略——法国马赛 托马斯·屈塞(Thomas Cuisset)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对比剂肾病的预防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徐亚伟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以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的普遍应用,对比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虽然对比剂不断改良,但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却逐年增加,目前已上升至医源性肾损害的第3位。       造影前后血清肌酐(SCr)的变化仍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最常用CIN衡

JACC:药物洗脱支架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是否越长越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药物洗脱支架DES)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DAPT)可以有效地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期间,阻止或中断DAPT会升高缺血风险,包括支架内血栓,尤其是在DES植入后的第一周内。然而,是不是进行DAPT时间越长越好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因此,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The Zena and Michael A. Wiener 心血管研究所的Gennaro Giustino博士等

JAHA:基线血清纤维蛋白原升高对PCI后2年心血管严重不良事件的影响

基线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的2年MACE相关。

JACC:铂铬合金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用于冠脉疾病的长期安全性和疗效

经过5年的随访,PtCr-EES显示出与CoCr-EES相当的安全性和疗效,支架血栓形成率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