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监区警医:用“医心”守望“生命荒原”

2018-01-18 王刚 龚利芳 崔琳 医问医答

“在艾滋病监区做医疗干警,不仅要有‘医身’还要有‘医心’。”49岁的郑张卫进入兰州新桥监狱三监区从事艾滋病病犯监管和治疗已经第13年。他常说,把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做好了,就是一种价值。


艾滋病监区的医疗干警们为服刑患者做手术

“在艾滋病监区做医疗干警,不仅要有‘医身’还要有‘医心’。”49岁的郑张卫进入兰州新桥监狱三监区从事艾滋病病犯监管和治疗已经第13年。他常说,把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做好了,就是一种价值。

被选派为艾滋病监区医疗干警之初,郑张卫比谁都清楚这份职责的艰难,一旦被感染,不仅个人面对歧视和死亡,更意味整个家庭将破裂。

当时,家人朋友忧心忡忡,纷纷劝他“知难而退”。一向憨厚老实的郑张卫却“犟”起来:“选择了,就无悔!”

“与健康服刑人员相比,艾滋病服刑人员更自卑、恐惧、自暴自弃,有的更想把病毒当成‘武器’抵触改造。”郑张卫说,为管好这样的特殊群体,他与自己约法三章“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只为让服刑人员感受到关爱。

郑张卫说,他们要经受许多生死考验,因为艾滋病服刑人员的各种抽血化验很多,有注射吸毒史的服刑人员体表静脉硬化结节、溃烂成疤几乎找不到,治疗难度大;一些晚期患者,还因脏器功能衰竭,在治疗过程中随时都会把鼻腔和口腔中的血喷向他们。

面对周围人对这份职业的歧视,每个医疗干警都高度紧张,郑张卫则查阅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尽可能多地掌握艾滋病诊断、检查和治疗技术。在科学和真理面前,他获得了心理支持和业务自信。

郑张卫回忆,曾有一名艾滋病罪犯得了卡式肺孢子菌肺炎,该病病程短促,4至8天会死亡。“虽说这病可以保外就医,但我作为一名医疗干警,一心想要治好他,经过努力成功了,当时就有一种无法言表的职业自豪感。”

每次上班,女儿都叮嘱他:“爸爸,你一定要带好手套和口罩。”

“可是,隔着心,远距离,怎么走进别人心里?”郑张卫是监区第一个主张和犯人零距离接触的人,“哪怕有被感染的危险也得贴近他们。”

郑张卫不止一次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服刑人员生命,但可以努力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在他的带动下,监区所有医疗干警给艾滋病服刑人员检查身体时,一律不戴手套,不穿隔离服,不佩戴任何防护用具。

每当郑张卫走进服刑人员监舍,毫不犹豫地坐在他们床上,带着微笑,用手直接接触他们的身体,询问他们病情时,新入监的服刑人员都不可置信。“你不怕我吗?”郑张卫回答:“我是一名警察,也是一名医生,有医生怕病人的吗?”

服刑人员马某讲述:“当郑大夫把听诊器放在我心口,用手压着我的肚子,问‘疼不疼’,我感觉到意外,这是第一次健康人把手放在我的身体上。从此,我认真服药治疗,到现在整整10年了。”

“对于有些特殊服刑人员的无理取闹和对抗,我和同事们既气愤又委屈。”医疗干警王礼堂告诉记者,这时,郑监区长就会开导我们,首先把他们当做病人,其次才犯人,治病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作者:王刚 龚利芳 崔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8-01-19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2. 2018-01-19 swfzhanggui

    尊重人权.是社会进步标志;

    0

  3. 2018-01-19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学习学习.继续关注

    0

  4. 2018-01-19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重复PLoS Pathog:CAR-T细胞治疗艾滋病!有效表达时间超2年!

我们知道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体内艾滋病毒,使其处于几乎检测不到的水平,但只有有效的免疫反应才能真正根除病毒。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提高人体对付病毒的能力的方法。而CAR-T疗法,在这一方面显露出自己不反的水准!

病例分享:艾滋病脑炎离我们并不遥远!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PNAS:新的化合物,能够抑制HIV,保护免疫细胞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能够抑制HIV,保护免疫细胞,并在一个星期内保持有效。研究人员说,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化合物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型候选药物,可以增强目前的HIV治疗方案,而不会增加毒副作用。

NAT COMMUN:发现艾滋病毒自我传播的途径

美国芝加哥大学通过计算机建模发现了艾滋病毒迫使细胞将病毒传播给其它细胞过程的细节。这项结果发表在2017年11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将为开发抗击艾滋病毒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男子称因患艾滋遭拒诊 医院:未设院感科怕消毒疏漏

“单凭手术室消毒设备不达标而拒绝为我手术,真的有这方面的规定吗?我实在是不能理解。”近日,艾滋病感染者小易(化名)向海口市政府12345热线反映称,自己的就医之路十分波折,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给和他一样的艾滋病感染者提供一些帮助。据了解,从1999年首次出台医疗机构不得拒绝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的规定,到2006年的《艾滋病防治条例》,再到2013年首诊负责制,我国多部法律法规明确不允许推诿拒诊与歧视

乌克兰冲突加剧艾滋病传播

据新华社电 研究人员1月15日说,乌克兰东部自2014年以来发生的武装冲突不仅导致上百万人逃离家园,还加剧了这个国家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论文说,他们对2012年到2015年在乌克兰24个诊所收集到的427名病人的艾滋病病毒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病毒迁徙模式。结果显示,冲突导致的人员大规模流动与艾滋病病毒传播紧密相关。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