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要着力解决动力机制问题

2017-08-25 孙梦 健康报

8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召开医联体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有关工作培训会议。会议指出,我国分级诊疗和医联体试点工作成效初显,未来推进医联体建设,应着力解决动力机制问题,探索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考核与绩效激励机制。

8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召开医联体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有关工作培训会议会议指出,我国分级诊疗和医联体试点工作成效初显,未来推进医联体建设,应着力解决动力机制问题,探索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考核与绩效激励机制。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14个省份出台医联体建设指导性文件,80%的三级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江苏等8个省超过90%的三级医院组建了医联体。今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上转患者958.6万例次,下转患者239.6万例次,已高于2016年全年水平。三级、二级公立医院转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占比由2016年的0.6%、0.5%,增长至0.9%、0.7%。县域内就诊率达82.5%,较2016年年末增长2.1个百分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政策评级与技术评估研究室主任赵琨介绍,针对分级诊疗试点情况,该中心对上海市、山西省太原市等15个城市进行的评估显示,2016年,基层医院向大医院上转病人的人数同比增长18%,而下转同比增长达58%。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和安宁疗护中心,在2016年发展迅速,分别增长40.7%、3.7%、27.8%、11.2%、14%和15.9%。

赵琨建议,进一步增强改革联动性,促使部门形成合力,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对分级诊疗的激励约束作用,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和基层人才留用机制,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强化信息系统建设等。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指出,要探索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动态化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和医疗资源的下沉情况,将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抓好龙头医院的引领作用,着力发现和培育试点,进行跨区域异地医联体建设,将三级医院作用最大化。

作者:孙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526个医联体 浙江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全覆盖”

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共计526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个“全覆盖”:三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全覆盖”,浙江130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三级医院参与率100%。

江西:防范大医院借医联体“跑马圈地”

江西省卫计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医联体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分区域、分层次组建医联体,防范大医院借医联体“跑马圈地”。

把区医院“托”给市医院管 兰州实现医联体全覆盖

为推进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科学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近日,兰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兰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为核心,组建两个城市医疗集团,在市域和县域范围内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

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全球排名大幅上升

近25年来,我国从第110位上升到第60位,医疗服务的区域差距缩小了5倍多。

剽悍的医联体来了!用药、结款全统一

《通知》表示:在县域医共体内部,依托牵头医院的药房,加强建设,成为县域医共体的中心药房。实现县域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用药范围、统一网上采购、统一集中配送和统一药款支付。

阿里健康携常州医联体 国内医疗“区块链”落地

阿里健康与常州市合作医联体+区块链试点项目,将最前沿的区块链科技,应用于常州市医联体底层技术架构体系中,并已实现当地部分医疗机构之间安全、可控的数据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