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ell官网上看出投稿、文章展示的端倪

2014-06-17 赛哲 赛哲

在这个“高分文章定前途”的大环境下,我们会经常流离于各大高分期刊网站上,看看现在的前沿研究点,或者参考参考上面的优秀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去 Cell 官网上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个高分期刊。 Cell首页红框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左边的是涵盖文章大意的插图,右边3,4行的标题、关键词等,那么试想一下文章中没有一张“拿得出手”的插图,那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可能还上

在这个“高分文章定前途”的大环境下,我们会经常流离于各大高分期刊网站上,看看现在的前沿研究点,或者参考参考上面的优秀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去 Cell 官网上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个高分期刊。(原文中图片清晰度不够,所以小编换了一组截图,均来自Cell)


图一

Cell首页红框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左边的是涵盖文章大意的插图,右边3,4行的标题、关键词等,那么试想一下文章中没有一张“拿得出手”的插图,那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可能还上不了网站“头条”了。

我们再挑选感兴趣的文章点进去。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点击可放大)

现在我们的感觉越发强烈了,这里就像是一个“模特展示台”,各篇文章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能地Show出自己,争取读者的眼球。

摘要里无一例外地插上几幅文章大意图,甚至于有些直接就在“全文总结”一栏里放上一张插图来阐述。

我们在展示自己心爱的研究成果时,对于文章摘要可谓是又爱又恨,精雕细琢地以少字数来说明大道理,满满的窒息感。这时候,我们不妨用图代替文字,更显大度与潇洒。
 
一花一世界,一图即文章。

作者:赛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3-31 维他命
  2. 2014-06-18 MedSci管理员

    一般来说,如果文章被录为封面文章时,编辑会要求配一幅示意图,这种图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都要用专业的软件来制作,包括Maya,freehand, AS,Metalab等软件,既要漂亮,又要形象生动,尤其是基础文章,研究某种细胞信号,则用示意图表明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较为常见的,也是普通的作图方式,并不特别。

    0

  3. 2014-06-18 116.231.247.32

    其实这是一个软文,是宣传性质的,是一家叫赛哲公司写的。medsci应该不会出这样的东西的,整个过程太不专业了

    0

相关资讯

Cell:膜蛋白质量控制机制新框架

日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与英国 MRC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提出了去泛素化酶在膜蛋白降解决定过程中的新作用,为膜蛋白质量控制机制提出了一种新框架。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细胞》(Cell)杂志上。 膜蛋白在机体生物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而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有些膜蛋白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如甲状腺细胞上有接受来自脑垂

Cell:单细胞全基因组高精彩度测序技术

日前,《细胞》(Cell)杂志上分别报道了来自中国学者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复旦大学的徐彦辉等人首次破解 TET2 -DN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而来自北京大学的乔杰、汤富酬和谢晓亮等人则发布了突破性单细胞基因组检测技术。  徐彦辉 在第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成功解析了哺乳动物(mammal;mammalian)骨髓造血关键蛋白 TET2 的三维结构。该成果对揭示疾病发病

Cell:酿脓链球菌可转为致命菌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酿脓链球菌激发氨基酸天冬酰胺的生成,提高该细菌的繁殖率,从而让宿主丧命。这一研究发现有助于开发出一些可能的治疗来遏制这种以及其他潜在的致命菌。相关文章发表于2014年1月16日的cell杂志上。 Cell:酿脓链球菌转为致命菌机制解答 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又称作A群链球菌(GAS),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原体当它

Cell Res:VGLL4调控YAP-TEAD在肺癌中起重要作用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VGLL4通过负向调控Hippo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因子复合物YAP-TEAD,在肺癌中发挥肿瘤抑制因子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1月24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 杂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季红斌(Hongbin Ji)研究员、张雷(Lei Zhang)研究员和周兆才(Zhaocai Zhou)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

DEV CELL :罗振革研究组发现Caspase-3在突触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罗振革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关于突触形成精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Caspase-3 Cleavage of Dishevelled Induces Elimination of Postsynaptic Structures”。该项研究是在罗振

Cell 公布2013年度更佳论文

近期《细胞》(Cell)杂志盘点了2013年度最佳论文,其中热门技术CRISPR也登上了榜单,相关论文描述了利用基因调控系统CRISPR/Cas,一步操控小鼠基因组纳入了报告基因和条件性等位基因的方法。 Master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Mediator Establish Super-Enhancers at Key Cell Identity G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