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ods Mol Biol:小鼠视网膜疾病模型中的视网膜眼底成像技术

2018-10-29 MedSci MedSci原创

德国明斯特大学医学院眼科的Alex AF等人近日在Methods Mol Bio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系统的讨论了视网膜眼底成像技术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

德国明斯特大学医学院眼科的Alex AF等人近日在Methods Mol Bio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系统的讨论了视网膜眼底成像技术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

小鼠体内视网膜眼底成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这不仅是在眼科研究方面。这种技术可以在不需要牺牲小鼠的情况下,纵向监测病理状态(例如新血管形成或变性)的血管和细胞动态变化,可以在同一个动物中实现更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在实验小鼠模型中使用高分辨率扫描共聚焦激光检眼镜,可以提供大范围体内成像模式的数据。最近开发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甚至可以实现非侵入性体内血流分析研究。

原文出处:

Alex, A.F., et al., Retinal Fundus Imaging in Mouse Models of Retinal Diseases. Methods Mol Biol, 2019. 1834: p. 253-28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ci Rep: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可能与系统性血管状态有关!

近日,一项在线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韩国研究表明: 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缺损与其系统性血管状态有关。

Nature:再生技术让盲鼠复明 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致盲疾病带来希望

人眼中有一些细胞能够修复视力受损疾病造成的伤害。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成功地让它们发挥功效。如今,一个研究小组声称,他们已经促使这些细胞——被称为“米勒胶质细胞”——在老鼠的眼睛里再生了一种光受体细胞。根据科学家8月15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这些新细胞可以探测到射入的光线,并与眼睛中的其他细胞结成网络向大脑传递信号,而这正是逆转某些遗传眼病和损伤的潜在步骤,这也为治疗视网膜色素

男生每天狂打自己眼睛致视网膜脱落,直到头颅内装入脑起搏器

不受控制地做怪动作、自残、大喊大叫、污言秽语……这是一种疾病,名叫抽动秽语综合征。在上海瑞金医院病房内,今年20岁的患者小马(化名)戴着防护眼镜和拳击手套,不停地用力捶打自己的眼睛,身体不时抽动。他口中咬着纸巾防止咬破嘴唇,可依然满口是血。父亲不停地想要抱住他,但都没有用,小马一边捶打自己一边不时发出惊悚的怪叫,他也想停下来,但是无法控制自己。经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诊断,小马患的就是抽动秽语综合

JAHA:芬兰研究称:从小保持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长大后眼睛血管更漂亮

近期发表的一项芬兰研究提示,从儿童期起一直维持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的人,中年时期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更好。

Neurosci Bull:叶酸/维生素B缓解大鼠视网膜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Guo J等人近日在Neurosci Bull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常具有视觉功能障碍,并且与AD患者的认知缺陷呈正相关性。作者之前的研究表明,Hhcy在海马中诱导AD样tau和淀粉样蛋白-β(Aβ)产生,造成记忆缺陷。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FB)可以预防海马中Hhcy诱导产生AD样病变。在这

Methods Mol Biol:优化的视网膜下注射技术用于基因治疗方法

德国EberhardKarlsUniversitat眼科研究所的MuhlfriedelR 等人近日在Methods Mol Biol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种新的方法,经巩膜睫状体进行载体病毒转移,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