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inical Medicine:单硝酸异山梨醇和西洛他唑治疗腔隙性卒中

2019-04-25 MedSci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在腔隙性脑卒中患者中,西洛他唑和ISMN在剂量增加的情况下是耐受性好的,不存在安全问题

腔隙性卒中是小血管疾病(SVD)的常见临床表现,与其他缺血性脑卒中亚型有不同的病理表现,没有明确的长期继发预防方案。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单硝酸异山梨醇(ISMN)和西洛他唑对预防SVD进展的作用。

研究招募了临床确诊为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且无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LACI-1)。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立即启动最大剂量ISMN 25 mg  bd,最大剂量西洛他唑100 mg bd治疗组,或延迟治疗对照组,持续了八周。研究的主要结果是达到目标剂量的患者比例。次要结果包括症状,安全性(出血,反复血管事件),认知,血液学,血管功能和神经影像学。。

57名参与,女性占32%,平均年龄66岁,平均随访203天。多数达到全部(64%)或超过一半(87%)剂量,西洛他唑与ISMN,单药与双药无差别。头痛和心悸最初增加,然后下降。血压、脉搏波速度、血红蛋白或血小板功能在组间无明显差异,但是西洛他唑与不含西洛他唑相比,脉率 (平均差Md=6.4,95%CI:1.2-11.7,p=0.02)和血小板计数较高(MD=35.7,95%CI: 2.8-68.7,P<0.05)。P=0.03),但白质高强度降低更多(Chi-square p=0.007)。

研究认为,在腔隙性脑卒中患者中,西洛他唑和ISMN在剂量增加的情况下是耐受性好的,不存在安全问题。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 2012]腔隙性卒中强化降压是否可行?

       在最近召开的2012欧洲脑卒中大会(ESC)上,加拿大学者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有明确脑小血管疾病的患者降低收缩压是可行和安全的。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可改变的卒中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脑小血管疾病所致卒中。收缩压下降10 mmHg与卒中复发率显著降低相关。但控制收缩压以预防卒中仍做得不好。此分析旨在确定腔隙性卒中患者收缩压下降的预测

[ESC 2012]SPS3双联抗血小板二级预防研究被提前中止

    皮质下小卒中(SPS3)二级预防研究(抗血小板干预试验)被提前中止,近期召开的2012欧洲卒中大会(ESC 2012)公布了相关原因。当前研究结果与现行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是一致的,特别不支持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作为腔隙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   在脑梗死中腔隙性卒中占25%以上,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尽管腔隙性卒中常见,也很重要, 但对于此卒中亚型还未开展

Stroke: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渐进性腔隙性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

由此可见,这些结果证实DAPT对进行性腔隙性卒中患者具有潜在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