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表示Farxiga达到了III期心力衰竭研究的主要终点

2022-05-09 Allan MedSci原创

一线结果显示,SGLT2抑制剂与心血管(CV)死亡或心力衰竭恶化的主要复合终点显著降低相关。

心力衰竭(HF)是一种慢性、长期的疾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它影响全球近 6400 万人,并与大量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有几个主要类别的 HF 与射血分数 (EF) 相关,这是衡量每次心脏收缩时离开心脏的血液百分比,包括:EF 降低的 HF (HFrEF)(LVEF 小于或等于 40%)、EF 轻度降低的 HF (HFmrEF) (LVEF 41-49%) 和 EF 保留的HF (HFpEF) (LVEF 大于或等于 50%)。大约一半的 HF 患者 EF 轻度降低或保留,几乎没有可用的治疗选择。Farxiga 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 (T2D)、HFrEF 和慢性肾脏病 (CKD) 相关的适应症。

阿斯利康近日表示,Farxiga(达格列净)在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 III 期 DELIVER 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终点。一线结果显示,SGLT2抑制剂与心血管(CV)死亡或心力衰竭恶化的主要复合终点显著降低相关。

阿斯利康生物制药研发执行副总裁 Mene Pangalos 指出:“突破性的结果与 DAPA-HF 试验的结果相结合,表明 Farxiga 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且无论射血分数如何”。在 DAPA-HF 研究中,发现在标准治疗中加入 Farxiga 可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降低 (HFrEF) 患者 CV 死亡和心力衰竭恶化的发生率。

DELIVER 试验招募了 6263 例左心室射血分数 > 40% 的心力衰竭患者,无论其处于何种 2 型糖尿病状态。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 Farxiga 每天一次或安慰剂,两者都与背景治疗相结合。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首次发生 CV 死亡、因心力衰竭住院或紧急心力衰竭就诊的时间,而次要终点包括心力衰竭事件总数和 CV 死亡等。

 

原始出处:

https://firstwordpharma.com/story/5564037

作者:All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瑞金医院闫小响团队发现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关键驱动信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闫小响教授研究团队在心肌能量代谢调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DYRK1B-STAT3通过抑制线粒体能量代谢驱动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LANCET:别吃太咸,高盐让中国的死亡世界第一

高盐饮食被明确定义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与高血压、肝肾疾病和肥胖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

女性当“心”!长期不孕或增加心衰风险?

往期研究表明,生殖因素或许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但不孕与心力衰竭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此种潜在联系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拓展阅读

Chin Med:心宝丸通过调节SGLT1/AMPK/PPARα轴改善心肌脂肪酸能量代谢,改善心力衰竭

揭示了心宝丸(XBW)通过调节心脏能量代谢而作用于心力衰竭(HF)的新机制。

Eur Heart J:伴或不伴心力衰竭时使用袢利尿剂:对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没有心力衰竭诊断记录的情况下被处方使用袢利尿剂,且这种使用与较高的死亡率关联性强于心力衰竭诊断记录。

Eur J Heart Fail: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度至重度或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经皮修复

RESHAPE-HF2 试验旨在评估 MitraClip 设备系统在治疗心力衰竭 (HF) 患者中具有临床重要性的功能性二尖瓣返流 (FMR) 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比 MitraCl

Circ Res:Tipifarnib 减少细胞外囊泡并预防心力衰竭

研究表明,抑制外泌体生物发生的药物tipifarnib可以通过减少心肌纤维化和改善心脏功能,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策略。

Eur Heart J:伴有或不伴有心力衰竭个体利尿剂应用情况比较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许多人在没有心衰诊断记录的情况下开出了利尿剂。死亡率与利尿剂使用的相关性比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更强。

JACC-BTS 南方科技大学王莹课题组与US Davis向杨教授合作揭示Carvedilol诱导的肌丝信号转导新机制

本研究结果极大地提高了针对肌丝信号通路治疗心衰患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