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癌症病史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形态学特征和临床结局

2021-07-2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与没有癌症病史的患者相比,癌症病史患者ACS后的临床结局明显更差。那些既往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在ACS病变血管中的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的发生率明显更高,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他们更糟糕的临床结局。

尽管既往有癌症病史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风险要高出2到3倍,但这些患者中ACS犯罪斑块的形态特征及其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仍然明确。

近日,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了连续就诊且接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患者分为无癌症病史、有癌症病史和目前接受抗癌治疗的患者。研究人员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将ACS罪犯病变分类为斑块破裂、斑块侵蚀或钙化结节。

当前癌症患者和伴有癌症病史的患者罪犯病变中斑块侵蚀频率显著高于无癌症病史患者(56.3% vs 61.7% vs 36.5%)。既往有癌症病史患者的钙化结节发生率显著高于当前癌症患者和无癌症病史患者(当前癌症患者:12.4% vs 无癌症病史患者:25.5% vs 癌症病史患者:12.6%,P<0.001)。

癌症病史与ACS罪犯病变中的非斑块破裂(斑块侵蚀或钙化结节)独立相关(比值比为4.00;P<0.001)。癌症病史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风险比[HR]为1.98;P=0.002)。ACS罪犯病变中的非斑块破裂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HR为1.60;P=0.011)。

由此可见,与没有癌症病史的患者相比,癌症病史患者ACS后的临床结局明显更差。那些既往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在ACS病变血管中的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的发生率明显更高,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他们更糟糕的临床结局。

原始出处:

Kosuke Tanimura.et al.Morphological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a Cancer History.JAHA.2021.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0.02024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TSC2019丨葛均波教授:泛血管研究进展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临床提出“血管树”概念,并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分析。二十世纪末,国外血脂进一步提出“血管网络”的概念。2002年,Lanzer和Topol等正式提出“泛血管”疾病的概念。

Sci Trans Med:肥胖,会直接损伤血管

近日由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最新答案。研究人员发现,在肥胖的心脏病患者中,动脉周围的脂肪会分泌大量称为WNT5A的蛋白质。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蛋白对血管具有“毒副作用”。

颈动脉有易损斑块,冠脉事件风险高!哈医大二院于波等发文

动脉粥样硬化常不会“厚此薄彼”,在多血管床都可发生。冠状动脉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相似、易损性相似,颈动脉斑块能否同步评价冠状动脉斑块?

Stroke:非明确来源性栓塞性脑卒中是哪来的,心房性心脏病还是非狭窄性大血管动脉斑块?

心房性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性栓塞是非明确来源性栓塞性脑卒中(ESUS)的两种潜在性机制。目前对于ESUS患者中这两种机制的关系尚不明确。更好地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针对性二次预防策略的制定。

Cell :陈暐婷/卢艺等揭示脑部如何应付阿兹海默淀粉样沉积斑块?

科学家们至今对于这些类淀粉斑块与阿尔兹海默症病程之间的关联性仍不明朗。研究揭示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在疾病病程中可能扮演“触发者” 或是“驱动者”的角色,引发多细胞协同作用的复杂神经退化机制。

袁祖贻教授:瑞舒伐他汀新适应证中国获批——关注斑块早期识别诊断,遵循指南延缓斑块进展

2021年6月4日,可定®(通用名:瑞舒伐他汀钙片)在中国获批新适应证:在降脂治疗的同时,可延缓成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作为预防ASCV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药物,他汀类药物在降脂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