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狗小明心塞日记续集,总有一个命中你!

2016-08-31 MedSci MedSci原创

小明日记(一):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小明日记(二):实验超期小明日记(三):售后问题小明日记(四):欺负老实人小明日记(五):夸大承诺实验室的你是不是也遇到过一些槽点,或者记忆深刻的事情,欢迎分享,我们会制作成漫画的形式~~梅斯科研无忧购—您的一站式服务采购平台,提供第三方质量和资金监管,科研界的支付宝,你满意,再付钱!结果不理想怎么办?两种选择:1,我有样本,免费再做一次;2,我没有样本,申请退款

小明日记(一)

小明日记(二)

小明日记

小明日记(四)

小明日记(五)

实验室的你是不是也遇到过一些槽点,或者记忆深刻的事情,欢迎分享,我们会制作成漫画的形式~~
梅斯科研无忧购—您的一站式服务采购平台,提供第三方质量和资金监管,科研界的支付宝,你满意,再付钱!

结果不理想怎么办?

两种选择:

1,我有样本,免费再做一次;

2,我没有样本,申请退款。

现在加入VIP用户群,首单享受95折,还可抽取现金红包~~

手机端用户 :分享到朋友圈,点击此处加入VIP群,领取红包

电脑端用户:打开微信,识别二维码,立即领取红包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6-09-01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2. 2016-09-01 ylzr123

    好文,值得学习,赞!

    0

  3. 2016-08-31 KO229256262

    太貼切,說到心坎了

    0

  4. 2016-08-31 pangshiwei

    汗颜

    0

  5. 2016-08-31 Mr.Li先生

    看完我竟然笑不出来?

    0

相关资讯

科研路上 谁不孤独?

你想免费获得临床最新指南吗? 你想免费分享科研大牛的科研经验吗? 你想及时获得最新医学资讯吗? 新一版梅斯医学APP可以帮助你轻松实现!在新版梅斯医学APP里,更加人性化,使用更加得心应手,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获取知识的不二法宝。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新版APP的风采吧! 1、新版APP 突出了“指南”版块,增加了“搜索”功能,还可以“下载”、“分享”和点赞哦!干货大

跟班式科研,误己误国——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

编者按:今天编发的这篇文章,是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内心自白。他的一家之言,道出了许多人不愿意面对的现实——中国科研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深藏危机,如果继续跟班式搞科研,中国科研就没戏了。究竟是其人危言耸听,还是忧患实多?欢迎来稿争鸣。(一)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不是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问答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义是什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施一公: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昨天(8月14日)晚间,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在“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全文如下:亲爱的青少年同学们:首先,作为一名身处科学研究一线的科学家,我热烈地欢迎大家前来参加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预祝大家全力以赴,用你们的洪荒之力震撼评委,取得优胜成绩!看着你们,忍不住想起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想到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巨变,感慨万千。自古英雄出少年! 1

科研过劳?压力太大?小心“雅痞”症!

说起“雅痞”,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这样的:是这样的:还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生物谷小编告诉你,常年工作在科研一线的你,也有可能变“雅痞”,就是这样:屏幕面前的你肯定按捺不住想要动手的冲动,但“看官且慢!”,先容生物谷小编解释一下,世界上真真有一种叫“雅痞”症的病,而且科研工作者经常熬夜加班加点,全年无节假日工作,患病率着实很高。何为“雅痞”症?雅痞症又称慢性疲劳综合症/肌痛性脑

《自然》社论聚焦重复实验:研究者要配合公开数据的合理请求

可重复性对一项科学研究来说,是一条入门的死规矩。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者们似乎不太乐意对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重复实验,重复实验者和原文作者缺乏良性的互动,期刊对重复实验的相关文章也拒而不收。围绕着重复性实验,当地时间8月24日,英国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在最新的一期中发表了名为《去重复实验吧!》的社论。文章揭示了现在并不良性的、交流重复实验结果的学术系统,“没有科学家愿意对别人颇具前景的项目进行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