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抗凝栓药或增加脑出血几率

2017-03-01 张章 科学网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抗凝栓药的使用或能改变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这些抗凝栓药物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 K 拮抗剂(如华法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等。相关论文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抗凝栓药的使用或能改变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这些抗凝栓药物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 K 拮抗剂(如华法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等。相关论文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丹麦大学的 David Gaist 及同事分析了 10010 位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以及 40 多万对照组的数据。实验组参与者的年龄为 20 至 89 岁,他们在 2000 至 2015 年第一次出现硬膜下血肿,其中有 47% 的人在服用抗凝栓药物。结果发现,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和抗凝栓药使用存在关联。

研究人员指出,就与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风险关系而言,低剂量阿司匹林所带来的风险较低,氯吡格雷和直接口服抗凝栓药为中等风险,维生素 K 拮抗剂(VKA)为较高风险。同时使用一种以上抗凝栓药物与硬膜下血肿风险显着增加相关,这种情况在合并使用 VKA 和某种抗血小板药物(如低剂量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时尤其明显,但低剂量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合并使用例外。

另外,数据显示,2000 至 2015 年,一般人群的抗凝栓药物使用率有所增加,而硬膜下血肿的总体发生率也同时增加,发生率增幅最大的是年龄超过 75 岁的患者。

该研究为抗凝栓药物使用的风险—益处分析又添加了一个证据。一直以来,在有清楚治疗指针的患者中,这些药物已知会带来总体净效益。

作者:张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7-03-19 jyzxjiangqin

    抗凝抗栓药物慎用。

    0

  2. 2017-03-11 jyzxjiangqin

    治疗疾病要考虑周全。

    0

  3. 2017-03-02 普慧

    惊吓到

    0

  4. 2017-03-02 jihuaijun1112

    学一学你。。。

    0

  5. 2017-03-02 1de07360m07(暂无匿称)

    应当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