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分泌抗体的黏膜外形成及预后价值

2022-05-0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循环分泌型Ig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前和发病时升高。在游离分泌成分(SC)存在的情况下,分泌型 Ig可能在黏膜外形成,并且含有SC的抗瓜氨酸蛋白抗体 (ACPA)在RA关节中富集。

      目的:最近的进展表明粘膜表面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展的早期很重要,特别是在抗瓜氨酸蛋白抗体 (ACPA)阳性疾病中。该文章目的在于研究RA中分泌型Ig包括ACPA的水平和可能的黏膜外形成。

      方法:研究了三个患者组:1) ACPA 阳性且肌肉骨骼疼痛但无临床关节炎的患者,2) 新发RA患者,以及3)已确诊RA的患者。在基线血清样本(第1组和第2组)和配对滑液样本(第3组)中,研究者分析了总分泌IgA、总分泌IgM、游离分泌成分(SC)和含有 SCACPA。通过将RA血清和亲和纯化的ACPA与重组游离SC预孵育来研究含有SC ACPA的粘膜外形成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RA患者和高危患者的血清总分泌IgA和总分泌IgM水平均升高(P<0.05与未升高水平的患者相比,具有升高的总分泌 Ig的早期RA 患者在3年的随访期间具有显著更高的疾病活动性。在随访期间发生关节炎的高危患者(82人中的39人)的基线总分泌IgA水平高于未发生关节炎的患者(P=0.041。在已确诊的RA中,血清中总分泌型IgA和总分泌型IgM水平高于滑液(P<0.0001),但根据总分泌Ig浓度调整的含SC ACPA在滑液中更高(P<0.0001)。与重组游离SC预孵育在血清以及亲和纯化的IgAIgM ACPA制剂中产生了增加的含SC ACPA反应性。

      结论:循环分泌型IgRA发病前和发病时升高。在游离SC存在的情况下,分泌型 Ig可能在黏膜外形成,并且含有SCACPARA关节中富集。这些发现为RA发展中的黏膜连接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

 

出处:Martinsson, K., Kling, L.L., Roos-Ljungberg, K., Griazeva, I., Samoylovich, M., Paul, S., Rönnelid, J., Weitoft, T., Wetterö, J. and Kastbom, A. (2022), Extramucosal Formation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Secretory Antibodi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atol, 74: 801-809. https://doi.org/10.1002/art.4204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Muc5b凝胶形成黏蛋白的体内成像

凝胶形成黏蛋白是由杯状细胞产生的大分子物质并且参与黏液凝胶的形成。杯状细胞密度和凝胶形成黏蛋白量的变化是黏膜病的预示因子。最近,研究人员用一个带有Muc5b-GFP报告标签的小鼠用于检测小鼠组织中Muc5b的产量,所用的技术方法是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和荧光活性检测方法,使用的仪器是立体显微镜和基于探针的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在白细胞介素13的刺激下,研究人员通过记录阴道和胚胎肺外植体的荧光活性来纵向跟踪

GUT:内窥镜下黏膜治疗不同方法的优势比较!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gut上的研究旨在比较用于切除大于20mm的大的无蒂横向扩张的结肠直肠病变(LSL)的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和大面积内窥镜粘膜切除术(WF-EMR)的成本效益。此项研究在为期18个月的时间内使用决策树模型进行了增量成本效益分析。比较了以下策略:使用WF-EMR,通用ESD(U-ESD)和选择性ESD(S-ESD)用于含有粘膜下侵袭性癌症(SMIC)的高度可疑的病变,其余病

膀胱巨大黏膜下平滑肌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8岁,因“尿频、尿急、尿不尽伴小腹坠涨1年余”就诊。

口唇、口腔黏膜、手足出现褐色斑点 不痛不痒就没事?

32岁男性,口唇、口腔黏膜、手足出现褐色斑点24年,无疼痛及瘙痒,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反酸及排黑便史。近5年来皮疹逐渐增多。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黄色稀便,偶带鲜血,无里急后重,伴左上腹痛。根据临床上三大主要特征——特殊部位的黑色斑点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遗传因素,您知道这是什么病吗?

盐酸丁卡因胶浆行尿道黏膜麻醉致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

患者男性,51岁,1月余前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全麻静吸复麻”下行“右肾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scopelithoipsy,PCNL)”,术后于右侧输尿管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为拔除输尿管支架返院,准备在“表面麻醉”下行“输尿管支架拔除术”。该患者既往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检查心肺功能正常,一般情况良好;手术当天,常规消毒后经尿道口挤入盐酸

IBD: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时的戈利木单抗水平

近期,戈利木单抗被批准作为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药物。最近的数据还证明了其对克罗恩病(CD)的疗效。然而,对于实现内镜缓解的目标药物水平知之甚少。因此,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克罗恩病和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