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oMedicine:上海生科院发现新型天然小分子调节免疫重塑肿瘤微环境治疗肝癌

2017-08-10 佚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日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王慧组的研究论文发现了一个提取自长苞冷杉的天然CCR2拮抗剂(编号747),可通过解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引起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来抑制肝癌,同时增敏低剂量索拉菲尼的治疗效果。

日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王慧组的研究论文发现了一个提取自长苞冷杉的天然CCR2拮抗剂(编号747),可通过解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引起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来抑制肝癌,同时增敏低剂量索拉菲尼的治疗效果。

7月17日,《细胞》出版社和《柳叶刀》杂志联合支持的EBio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王慧组的研究论文A Natural CCR2 Antagonist Relieve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to Produce a Therapeutic Effect for Liver Cancer,该研究发现了一个提取自长苞冷杉的天然CCR2拮抗剂(编号747),可通过解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引起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来抑制肝癌,同时增敏低剂量索拉菲尼的治疗效果。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影响人们健康。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多种免疫细胞等)相互作用,共同调控肿瘤的生长和进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作为其中重要炎性细胞,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与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密切相关。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重塑肿瘤微环境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CCL2/CCR2信号通路控制的巨噬细胞招募与各种肝脏疾病包括肝癌的起始和进展有关,使其成为治疗肝癌的靶标。目前CCR2拮抗剂尚处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开发阶段,由于对其他趋化因子受体的选择性不足、药物开发中的种属差异以及药物代谢较差等原因,目前还缺乏成熟的CCR2拮抗剂。

在研究员王慧指导下,博士生姚文博等筛选到一个天然CCR2拮抗剂747,通过体内外实验确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敏感性和安全性,可以通过阻止肿瘤巨噬细胞浸润并使巨噬细胞分化为抑制肿瘤的表型,增加CD8+T细胞的数量并增强CD8+T细胞的杀伤能力来抑制肝癌发展,并且作为免疫调节剂联合低剂量的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索拉菲尼,可增强索拉菲尼的治疗效果。综上,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747的新型天然CCR2拮抗剂,为CCR2拮抗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并表明免疫调节剂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能是肝癌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个性化药物先导专项以及上海市科委等科研基金的支持。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SCO2017: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多中心II期研究

在早期剂量递增研究中,索拉非尼是一种新的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在0.2g bid和0.3g bid剂量水平下对治疗不同类型实体瘤包括HCC均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和良好耐受性。 这项前瞻性研究旨在评估索拉非尼在晚期HC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LIN CNACER RES:Foretinib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临床试验结果

Foretinib是一种口服MET、ROS、RON、AXL、TIE-2、VEGFR2多激酶抑制剂。CLIN CANCER RES近期报道了一篇文章,研究Foretinib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

CLIN CANCER RES:miRNA-487a促进肝细胞癌增殖与转移

肝细胞癌具有高度转移特性,易发生术后复发及转移。但是复发及转移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miR-487a在肝细胞癌增殖及转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阐明其分子机制。

奥沙利铂治疗肝细胞癌耐药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奥沙利铂( Oxaliplatin)是第3代水溶性铂类化合物, 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环己烷草酸铂,其抗癌作用与第 1代顺铂(DDP)和第2 代卡铂(CBP)相似,通过铂原子与DNA 链上G共价结合, 形成链内交链、 链间交链及蛋白质交链,使DNA损伤,破坏DNA复制,造成肿瘤细胞凋亡,但无明显的肾毒性、耳毒性及较重的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及神经毒性。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以奥沙利铂为基础

Ann Surg:什么!供体性别居然影响肝移植后肝细胞癌的复发风险!

由于肝脏性激素受体的性别差异,肝细胞癌(HCC)在肿瘤切除术后发病率和复发率显示男性优势。目前,尚无研究评估供体的性别对移植后HCC复发的重要性。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Ann Surg上的研究旨在评估供体肝移植后,供体性别与HCC复发之间的关系。此项研究共有384名HCC的受试者,其中来自女性供体移植物的104/120名受试者,246/264名倾向得分匹配的男性供体移植物受试者。生存分析作为竞争性风

SCI REP:ABO血型与肝切除术后肝细胞癌生存率的关系分析!

总之,非O型血患者是肝癌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指标。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大型队列中进行进一步的外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