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ox Biol:IDH2或是结直肠癌重要预防因子之一

2017-06-15 Emma MedSci原创

IBD是包括UC(溃疡性结肠炎)和CD(克罗恩氏病)在内的一系列具有慢性、复发性、免疫相关等特点的炎症性肠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IBD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疾病。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患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 肠道癌症是IBD的后期并发症,相比于CD,UC更常见发生,而且通常更累及结肠。结肠癌风险在该疾病八年后开始增加,随着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累及整个结肠的结肠炎患者更可能进展为癌症。

IBD是包括UC(溃疡性结肠炎)和CD(克罗恩氏病)在内的一系列具有慢性、复发性、免疫相关等特点的炎症性肠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IBD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疾病。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患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 肠道癌症是IBD的后期并发症,相比于CD,UC更常见发生,而且通常更累及结肠。结肠癌风险在该疾病八年后开始增加,随着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累及整个结肠的结肠炎患者更可能进展为癌症。有研究报道,用DSS(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对UC进行研究显示,其与ROS(活性氧)的产生和IEC(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IDH2,即线粒体NADP +依赖性异柠檬酸脱氢酶,由于和NADPH 的产生密切相关,已被普遍认为是线粒体抗氧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酶。因此,研究人员设计实验,使用IDH2缺陷型(IDH2 -/-)小鼠评估IDH2在DSS诱发的结肠炎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DSH2诱导的IDH2 -/-小鼠结肠炎比野生型IDH2 +/+小鼠更为严重。IDH2的缺乏影响由HDAC(组蛋白脱乙酰酶)调节的NF-κB的活化,从而导致PUMA介导的细胞凋亡增加。此外,由于能够减少缺乏IDH2基因导致的氧化应激,NAC(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DSS诱发的结肠炎。

总体来说就是,IDH2的缺乏导致线粒体ROS水平的增加,抑制HDAC活性。HDAC活性减少后,通过乙酰化使 NF-κB的激活增强,导致在DSS诱发的结肠炎中的PUMA介导的细胞凋亡,引起炎症性肠病。该研究为将IDH2作为重要的癌症预防因子,特别是在结直肠癌的预防方面提供了又一科学依据。

原始出处:
doi: 10.1016/j.redox.2017.05.009.


版权声明:本文系梅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如需获取授权,请点击

作者:Emma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9-28 snf701207
  2. 2017-09-25 sunylz
  3. 2017-06-27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很好,值得拜读

    0

相关资讯

2017ECCO精彩看点:钟捷:炎症性肠病(IBD)的个体化治疗新理念

2017年2月15-18日,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2017年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为了方便大家第一时间掌握会议新动态,我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钟捷教授,进行了视频解读,点击我观看完整视频。

2017ECCO精彩看点:冉志华:炎症性肠病(IBD)的慢病管理

2017年2月15-18日,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2017年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为了方便大家第一时间掌握会议新动态,我们邀请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冉志华教授,进行了视频解读,点击我观看完整视频。

Nature Medicine:针对使用中和TNF抗体无效的炎症性肠病的新方法

因此这项研究表明,OSM蛋白的表达量是估计使用抗TNF治疗炎症性肠病是否有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针对OSM和其受体开发中和抗体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新靶标,特别是对于使用抗TNF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Aliment Pharmacol Ther:艰难梭菌感染可增加IBD患者长期而非短期结肠清除术风险

艰难梭菌感染(CDI)与炎性肠病(IBD)患者死亡率的增加相关,但是结肠切除术风险具有差异,并且还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评估。2017年4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调查了CDI对IBD结肠切除术风险的影响。

5.19炎症性肠病日:梅斯与您携手同心,共筑健康!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IBD),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同心,共筑健康”。炎症性肠病(IBD)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我国消化科的慢性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反复发作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为一组疾病的总称有两种常见的类型: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

Ann Intern Med:粪便菌群移植的现状分析!

由此可见,FMT干预的关键组分,其对于重复和理解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很有必要的,并未被充分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