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Lipidol:极高水平HDL-C对病因特异性CVD死亡率的影响

2018-06-29 王淳 环球医学

2018年5月,发表在《J Clin Lipidol》的一项由日本学者进行的汇总分析,考察了极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的相关性。

2018年5月,发表在《J Clin Lipidol》的一项由日本学者进行的汇总分析,考察了极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的相关性。

背景:非常高或极高水平HDL-C对CVD的影响还未被很好地描述。虽然近期有少量研究报道了极高水平HDL-C对CVD事件具有不良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并未显示出极高水平HDL-C和病因特异性CVD死亡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显着的相关性。此外,还未有研究考察过亚洲人群的情况。

目的:旨在使用日本队列研究的汇总数据考察极高水平HDL-C对病因特异性CVD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研究人员对9项日本队列研究进行大样本荟萃分析,共计纳入43407名40~89岁的参与者,并根据HDL-C水平将参与者分为5组,包括极高水平HDL-C≥2.33mmol/L(≥90mg/dL)。研究人员使用队列分层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了与1.04~1.55mmol/L(40~59mg/dL)的HDL-C分组参与者相比,各HDL-C类别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的调整风险比(HR)。

结果:经过12.1年的随访,鉴别出4995例全因死亡和1280例CVD造成的死亡。极高水平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死亡风险的增加(HR,2.37;95% 置信区间[CI],1.37~4.09)和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增加显着相关。此外,极高水平HDL-C的风险在目前饮酒者中更显着。

结论:日本队列的荟萃分析显示,极高水平HDL-C对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死亡率具有不良影响。

原始出处:

Hirata A, Sugiyama D, Watanabe M, et al. Association of extremely high levels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pooled analysis of 9 cohort studies including 43,407 individuals: The EPOCH-JAPAN study. J Clin Lipidol. 2018 May - Jun;12(3):674-684.e5. doi: 10.1016/j.jacl.2018.01.014. Epub 2018 Feb 8.

作者:王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hest:可视化估计的冠状动脉钙化可预测COPD患者心血管疾病!

由此可见,CAC的简单视觉评分在预测患有COPD和不患有COPD的吸烟者CAD事件具有很好的效果。

美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数据过时 上千万人或吃错药

澳媒称,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超过1100万美国人使用的阿司匹林、斯达汀和血压药物处方可能是不正确的。据澳大利亚科学预警网站6月10日报道,研究人员根据一套更新后的计算方法得出了这一结论,这套被称为“汇集队列方程”(PCEs)的计算方法被用来确定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报道称,PCEs是美国心脏血管疾病预防指导原则的基础。通过评估患者可能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它们帮助医生判断是否给病人开出阿司匹林、血

JAHA:青年人总胆固醇水平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由此可见,该研究的结果表明,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年轻人的升高的CVD风险有关。此外,胆固醇水平降低的年轻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Heart:婚姻状况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由此可见,婚姻状况对CVD以及CVD预后有影响。这些结果可能表明婚姻状况应考虑在CVD和CVD结局的风险评估。

J Clin Lipidol:ω-3脂肪酸可以降低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ω-3脂肪酸水平与任何原因的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相关到何种程度仍然有争议。2018年5月,发表在《J Clin Lipidol》的一项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调查了红细胞长链ω-3脂肪酸水平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PLOS ONE: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的慢性肾脏疾病情况

慢性肾脏疾病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健康问题,在全球引起的死亡人数约为1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