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 BIOL:人工甜味剂为多种疾病埋下“祸根”!

2017-08-11 佚名 来宝网

近期,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人工甜味剂对大脑的欺骗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人工甜味剂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近期,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人工甜味剂对大脑的欺骗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人工甜味剂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自然甜味强度反映了目前的能量。但在现代生活中,身体的新陈代谢被加入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愚弄了,有些饮料太甜,而还有一些更加危险,其中本来含有超过的热量,但是味道却不甜。也就是说,喝起来甜甜的饮料有时候卡路里含量并不高,然而身体却做出的积极的新陈代谢,相反,喝起来没什么味道的饮料其实卡路里含量惊人,然而,身体的新陈代谢却迟缓不动。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人工甜味剂的使用,人类的大脑被蒙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当甜味和卡路里“错位”时,大脑无法发出指令,进行正确的新陈代谢,许多加工食品都有这样的不匹配,如酸奶和低热量的甜品。”

“我们的身体已经进化到有效地使用自然界中的可用能源,但是,现代食品环境的特点是使用我们身体从未见过的能源。这就为很多潜在的疾病埋下了祸根。”

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也有助于解释某些人造甜味剂和糖尿病之间的联系,这一观点在之前的研究中就已经提及,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专家认为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来支持和确定这一观点。

原始出处:
Maria Geraldine Veldhuizen, Richard Keith Babbs, Barkha Patel, et al.Integration of Sweet Taste and Metabolism Determines Carbohydrate Reward.Current Biology.08.10.2017.DOI: http://dx.doi.org/10.1016/j.cub.2017.07.018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MJ研究新闻:孕期摄入人工甜味剂或可增加婴儿BMI

BMJ研究新闻:孕期摄入人工甜味剂或可增加婴儿BMI据本周发表在JAMA Pediatrics的研究表明,与孕期未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的女性相比,孕期每天摄入人工甜味剂的女性其后代1岁时超重的可能为100%。虽然研究的结果并不能证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必定引发进一步的研究。目前,西方人正处于肥胖危机之中,包括年轻人。在过去的30年里肥胖儿童的数目增加了一倍,而肥胖青少年增加了三

Nature :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可能有害人体健康

曾经有一段时光,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生物学家Thomas Huber每天喝36盎司健怡可乐(diet cola)。一年多之前,作为Thomas P. Sakmar教授化学生物学与信号转导实验室的一名助理教授,Huber对添加人工调味剂的饮料如何可能影响他的身体对糖的加工能力感到好奇。他决定在他自己身上开展实验。苏打水中添加有阿斯巴甜(aspartame),其中阿斯巴甜是美国FDA批准的一种人工

美国生殖医学学会:想做试管婴儿的女性,应尽量避免摄入人工甜味剂

导读 她终身未婚,却有最赤诚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她在产房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人们称她为“万婴之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中的她留下最后的声音:“产钳!产钳!”她终身未婚,却有最赤诚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她在产房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人们称她为“万婴之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中的她留下最后的声音

人工甜味剂会让人发胖,无糖饮料再也拯救不了胖子了

最新一期的《环球科学》介绍,科学家发现,人工甜味剂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从而导致肥胖。科学家发现,当体型较胖的人通过低脂或低糖饮食减肥时,拟杆菌与厚壁菌的数量比会升高。而这两种细菌,直接跟人的肥胖有关系。以色列生物学家伊兰•西格尔的团队分析了381个人的数据,结果发现摄入人工甜味剂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超重,更有可能引发葡萄糖耐受不良,进而导致糖尿病等。但这些发现并不能证明是甜味剂引起了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