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Oncol:实锤了!近万名国际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可降低24%卵巢癌风险!

2020-04-07 Paris 转化医学网

导言: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影响不言而喻,对母亲的益处也颇多,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恢复体型,降低产后抑郁、乳腺癌、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之前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降低卵巢癌风险相关,但遗憾的

导言: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影响不言而喻,对母亲的益处也颇多,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恢复体型,降低产后抑郁、乳腺癌、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之前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降低卵巢癌风险相关,但遗憾的是,该结论并未得到其他研究的支持,而近日,一项由QIMR Berghofer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研究对母乳喂养与卵巢癌风险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探索,结果发现,母乳喂养婴儿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可降低近25%,相关文章已在线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为母乳喂养的推广进一步增添了有利的佐证。

对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天然、最安全的食物。母乳可以提供全面、优质、充足和结构适宜的各类营养素,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并且能完美地适应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促进各器官的发育及功能的成熟,是婴儿从脱离母体后顺利适应自然的生态环境生存并健康成长的最好食物。母乳的主要成分为乳糖、易消化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必需脂肪酸以及免疫球蛋白如分泌型IgA,能全部满足婴儿所需的营养配置,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也能预防多种疾病如中耳炎、过敏、胃肠道感染、肺炎、哮喘,还能降低远期罹患肥胖症、糖尿病、白血病等的风险。全世界的主要健康组织都建议母乳喂养作为婴儿营养的最佳来源,出生后的前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引入过渡期食物。大多数组织建议母乳喂养至少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至少2年。

另一方面,对母亲来说,纯母乳喂养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排卵,诱导卵巢处于“静止”状态,减少雌激素分泌。有研究认为母乳喂养的状态可能与较低的卵巢癌风险有关。在多项研究中,母乳喂养与降低卵巢上皮癌的风险相关,但其他研究没有显示出相关性。风险降低是否超出了单独怀孕的范围,还是因组织学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尚不清楚。此外,观察到的母乳喂养时间长短与卵巢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不一致。为了进一步弄清母乳喂养与卵巢癌风险的相关性,QIMR Berghofer妇科癌症研究小组进行了一次国际研究,纳入9973名卵巢癌实验组妇女和13843名卵巢良性疾病的对照组妇女,这些研究对象来自世界各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下降了24%,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风险的降低就越大。母乳喂养孩子超过12个月的母亲患卵巢癌的风险要低34%。甚至那些母乳喂养孩子三个月或不到三个月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降低了约18%,不仅如此,母乳喂养与所有卵巢癌的发病风险较低有关,包括最致命的高级浆液性肿瘤。重要的是,长期随访发现,母乳喂养的影响在妇女停止母乳喂养后至少持续了30年。

该研究再一次佐证了母乳喂养和降低卵巢癌率之间的关联性,并强化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即如果母亲能够并继续这样做,则应完全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并添加补充食品,持续2年或更长时间。当然,这项研究建立在研究所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该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也与降低子宫内膜癌(子宫癌)风险有关。韦伯教授表示,现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母乳喂养影响癌症风险的机制。但无论如何,为了宝宝跟自身的健康,我们要积极地倡导母乳喂养。

原始出处:

Ana Babic, Naoko Sasamoto, Bernard A. Rosner, et.al. 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feeding and Ovarian Cancer Risk. JAMA Oncology April 2, 2020

作者:Paris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21-04-25 xiu666

    经验分享

    0

  2. 2021-03-23 病毒猎手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卵巢癌#风险,有意思

    0

相关资讯

NEJM:PARP抑制剂一线治疗卵巢癌3项临床试验

2019年12月19日,奥拉帕利(olaparib)、尼拉帕利(niraparib)和维利帕利(veliparib)3种PARP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发表于NEJM,正式公布了它们一线(维持)治疗晚期卵巢癌的3期临床试验的阳性结果,这也宣告了卵巢癌个性化治疗的到

JAMA:生殖器区域搽粉与女性卵巢癌风险

研究认为,生殖器区域搽粉不会增加女性卵巢癌风险

Cell Death Dis:SIK2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增加脂肪酸及胆固醇合成促进卵巢癌生长

盐诱导激酶2 (SIK2)已经被证实是多种生物过程包括细胞代谢的调节因子。近期,一项研究报道,SIK2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作用,对脂肪细胞诱导的卵巢癌(OC)生存是必需的。但SIK2是否也在OC细胞的脂质合成过程中也发挥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在OC细胞中,SIK2能够显著促进脂质合成。一方面,SIK2可以通过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并影响主要脂肪生成酶FASN的转录进

JAMA:遗传性HMG-CoA还原酶抑制降低卵巢癌风险

遗传性HMG-CoA还原酶抑制人群的上皮性卵巢癌风险较低

Cell Death Dis:MYC调控假基因HMGA1P6转录促进卵巢癌发生发展

人类基因组中多达18,000个假基因,其中三分之二能够被转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假基因具有功能作用,能够潜在地调节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

基因疗法抗击卵巢癌:欧洲药品管理局授予GEN-1孤儿药认定

肿瘤药物开发公司Celsion今日宣布,欧洲药物管理局(EMA)的孤儿药物产品委员会(COMP)已建议授予GEN-1孤儿药物资格,以治疗卵巢癌。

拓展阅读

中国SOC-1研究带来新发现,手术给更多的复发卵巢癌人群带来“治愈”!

结果表明对于铂类敏感复发者(PSROC)而言,在考虑转组效应影响后(部分对照组患者复发后接受手术),相比于单纯化疗,接受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的患者总生存期更长。

ENDO 2024:更年期提前至40岁之前患卵巢癌风险增加4倍

提前绝经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2倍,卵巢癌的风险则几乎增加了4倍。

IVD前沿丨尿液来进行卵巢癌检测

该研究探讨了在患者友好的样本(尿液和宫颈阴道自收集样本)中检测卵巢癌的分子标志物,包括甲基化标志物、体细胞拷贝数变异和 DNA 片段化模式。

JCO | 芦可替尼与一线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I期和II期随机对照研究

该研究旨在探讨芦可替尼与化疗联合用于初治晚期卵巢癌的耐受性和疗效,芦可替尼 15mg口服每日两次与紫杉醇和卡铂化疗联合应用在卵巢癌初治患者中表现出可接受的毒性,同时也达到Ⅱ期研究的主要终点。

Mol Cancer:复旦大学陈小军/吴小华等合作发现卵巢癌对PARP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新机理

该研究证明,PARP1-DOT1L转录轴驱动卵巢癌对PARP抑制剂获得性耐药。

Nat. Med:吴小华教授团队发表塞纳帕利作为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该研究旨在评估塞纳帕利相对于安慰剂作为一线维持治疗在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安慰剂相比,塞纳帕利作为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