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单细胞测序揭示淋巴瘤再与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共表达基因

2019-01-21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心点:恶性滤泡淋巴瘤B细胞分离成多个共存的亚克隆,其特点是通路活性不同。在CD4+Tregs细胞中,已知的免疫检查点基因与转录因子和免疫调节基因共表达,包括CEBPA和B2M。摘要:滤泡淋巴瘤(FL)是低级别的B细胞恶性肿瘤,可转化成高侵袭性的致死性疾病,每年发生率约2%。从外科活检中完美分离恶性B细胞群是一个重大挑战,遮盖了重要的FL生物学特性,如免疫检查点共表达模式。为探究滤泡B细胞淋巴瘤的

中心点:

恶性滤泡淋巴瘤B细胞分离成多个共存的亚克隆,其特点是通路活性不同。

在CD4+Tregs细胞中,已知的免疫检查点基因与转录因子和免疫调节基因共表达,包括CEBPA和B2M。

摘要:

滤泡淋巴瘤(FL)是低级别的B细胞恶性肿瘤,可转化成高侵袭性的致死性疾病,每年发生率约2%。从外科活检中完美分离恶性B细胞群是一个重大挑战,遮盖了重要的FL生物学特性,如免疫检查点共表达模式。

为探究滤泡B细胞淋巴瘤的潜在转录网络,Noemi Andor等人分析了6个原发性FL肿瘤的34188个细胞的转录本。研究人员通过基因表达鉴别每一个肿瘤的正常的免疫亚群和恶性B细胞。同时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同种肿瘤来确认对细胞谱系分类,并验证对表达蛋白的预测。

对比同一患者匹配的恶性B细胞和正常B细胞的基因表达明确肿瘤特异性。恶性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受限,BCL2基因上调,FCER2、CD52、 II类MHC基因下调。通过对每个患者的数千个肿瘤细胞进行分析,研究人员明确了共存于FL恶性B细胞亚克隆中的嵌合体。研究人员鉴定出与免疫检查点分子共表达的基因,如在Treg细胞中的CEBPA和B2M,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免疫调控的基因网络。

总而言之,平行检测数千个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单细胞表达,可以获得肿瘤微环境的整体观,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原始出处:

Noemi Andor, et al.Single-cell RNA-Seq of lymphoma cancers reveals malignant B cell types and co-expression of T cell immune checkpoints.Blood 2018 :blood-2018-08-862292;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8-08-86229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9-01-28 1e145228m78(暂无匿称)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0

相关资讯

CLIN CANCER RES:三代CART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对CD19 + 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有效。CAR受体中结合CD28或4-1BB共刺激结构域是第二代CAR。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评估针对CD19的第三代CAR T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专家“亿”周谈——聚焦套细胞淋巴瘤新进展,BTKi 伊布替尼有望树立治疗新规则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NHL),约占所有NHL的6%。MCL患者具有特征性染色体移位t(11;14),即第14号染色体上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和第11号染色体上Bcl-1基因之间移位,造成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组成型过表达。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MCL具有多种临床和生物学风险因素,那么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医

Blood:脑脊液中的环形肿瘤DNA或可预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后

中心点:依鲁替尼/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CNS淋巴瘤安全有效脑脊液中的环形肿瘤DNA分析或可用于监测CNS淋巴瘤患者的疾病负担摘要:依鲁替尼是Bruton酪氨酸激酶(BTK)一级抑制剂,在复发性/难治性(r/r)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中表现出单药活性。但临床缓解多是一过性或不完全缓解,提示需要联合用药。Christian Grommes等人开展一Ib1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5位CNSL

Am J Hematol:确认过眼神!体力活动可改善淋巴瘤患者生存

体力活动(PA)对淋巴瘤生存期的影响未知。2018年12月,发表在《Am J Hemat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淋巴瘤诊断前后体力活动与生存结局的相关性。

Br J Haematol:淋巴瘤: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风险令人大惊失色!

2018年12月,丹麦学者发表在《Br J Haematol》的一项针对接受或未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2440名淋巴瘤患者的丹麦全国队列研究,考察了蒽环类药物累积暴露的心脏毒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