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基于相互作用网络模型的精准医学表征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个体病理特征

2021-02-18 xiaozeng MedSci原创

当代精准医学致力于制定针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当代精准医学致力于制定针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由于具有相同诊断结果的患者之间的关键致病机制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血管疾病中,该患者间的差异性会阻碍临床上的治疗优化。

仅关注罕见的遗传变异或患者群体之间的转录组数据的简单倍数变化虽有帮助,但可能会忽视复杂心血管病表型的重要性和其他综合决定因素。


肥厚型心肌病(HCM)主要表现为左心室(LV)肥大,其并不会增加心脏后负荷,目前也未知其他潜在的病理生理病因,患者在任何年龄阶段具有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


在某些观察到的家族遗传和左室过度收缩的HCM患者中发现,编码心肌细胞肌节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其主要病因。然而,HCM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涉及许多与肌节无关的形态学特征,在不同患者个体中以不同程度存在。

HCM患者的特异性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模型

因此,基于特异性的功能相关生物学途径制定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替代策略或可为实现精准医疗的目标提供重要的基础。患者之间病理学差异的相关组织转录组或蛋白质组学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RNA-Seq分析来自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切除组织,并将其结果应用于开发个性化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人员根据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成功将肥厚型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区分开来。

患者个体网络特征揭示HCM纤维化的病理表型

在肥厚型心肌病队列中,患者个体的特定网络的复杂性各不相同,且丰富了30种内在表型。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心脏中JAK2-STAT3-COL4A2信号通路的表达谱能够区分出两名具有极端纤维化表型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患者特异性网络特征还与其他重要的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相关。


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揭示,个性化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可用于表征患者特定的病理生物学特征,也为精准医学的推进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原始出处:

Maron, B.A., Wang, RS., Shevtsov, S. et al. Individualized interactomes for network-based precision medicine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implications for other clinical pathophenotypes. Nat Commun 12, 873 (08 February 2021).

 

作者:xiaoze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art: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脑利钠肽前体N末端与心脏猝死

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脑利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相关死亡相关,但HCM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脏猝死(SCD)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

JCEM: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

OSA严重程度与某些代谢异常有关,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OSA治疗是否可改善HCM患者的代谢异常和长期结局。

JAHA:肥厚型心肌病老年人的特征和结局

HCM老年患者具有较多的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而非HCM危险因素。阻塞性SRT亚组的长期结果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相似。

Nat Genet: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共有的遗传途径导致相反的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患病发生

心肌病是一种可遗传的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肥厚型(HCM)和扩张型(DCM)心肌病是导致年轻人突然死亡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Nat Genet:常见的遗传突变和可修正的危险因素是肥厚型心肌病易感性和表现度的基础

肥厚型心肌病(HCM)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遗传性心脏病,在每500人中的至少有1人受该病的影响,且存在着大量的医疗需求。

JAHA: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FHOD3基因的变异谱分析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FHOD3基因是HCM的致病基因,而FHOD3候选突变体是HCM患者因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