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EM:普兰林肽而非利拉鲁肽可抑制1型糖尿病患者膳食刺激的胰高血糖素反应

2017-12-06 MedSci MedSci原创

众所周知餐后高血糖是1型糖尿病(T1D)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而这部分是由于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失调所致。近日在JCEM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则旨在研究3-4周普兰林肽或利拉鲁肽的治疗是否能通过抑制血浆胰高血糖素而有助于减缓T1D发生患者餐后高血糖。

众所周知餐后高血糖是1型糖尿病(T1D)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而这部分是由于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失调所致。近日在JCEM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则旨在研究3-4周普兰林肽或利拉鲁肽的治疗是否能通过抑制血浆胰高血糖素而有助于减缓T1D发生患者餐后高血糖。

在两平行研究中,受试者在普兰林肽(8例受试者年龄在20±岁, A1C 6.9±0.5%)或利拉鲁肽(10例受试者年龄在22±3岁, A1C 7.6±0.9%)治疗前和治疗3-4周之后接受无餐前胰岛素的混合膳食耐受实验(MMTTs)。

研究结果显示,与MMTT预处理反应相比,普兰林肽治疗降低了胰高血糖素增加的峰值,从32±16到23±12 pg/ml(P<0.02)。除此之外,血浆胰高血糖素曲线下0-120分钟增量面积(胰高血糖素 iAUC0-120min)从1988±590降至737±577 pg/mL*min (p<0.001),这是伴随着在膳食刺激血浆胰岛素增加曲线(胰高血糖素Iaug0-120min)中类似的减少,从预处理的11963±1424mg/dL*mi到治疗后的 2493±1854 mg/dL*min (p<0.01)。相反,利拉鲁肽的治疗对于血浆胰高血糖素及在MMTT中血糖反应并没有影响。

上述的研究结果表明普兰林肽的辅助治疗可能通过抑制血浆胰岛素的失调反应而成为有效减缓T1D患者餐后高血糖发生的手段。相反,利拉鲁肽的治疗并没有这种效果。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普兰林肽改善对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普兰林肽(pramlintide)是胰岛β细胞自然产生的胰淀素(amylin)的类似物。根据一篇于2012年6月18日在线发表在Diabetes Care期刊上的论文,在餐前,注射普兰林肽改善通过闭环人工胰岛系统(closed-loop artificial pancreas system)接受胰岛素治疗的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控制。 为了研究餐前注射普兰林肽是否通过延缓胃排空(gas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