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又来劝戒酒了——中度饮酒也可诱导房颤的发生!

2016-12-08 MedSci MedSci原创

已知大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然而少量饮酒或有益于心脏健康,近日,来自Baker IDI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及墨尔本艾尔弗雷德医院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中度饮酒或可导致心律失常,其结果已发表于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100多项显示轻-中度饮酒可降低心脏疾病发生风险的研究,包括了近900000名研究对象,随访了12年。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是

已知大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然而少量饮酒或有益于心脏健康,近日,来自Baker IDI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及墨尔本艾尔弗雷德医院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中度饮酒或可导致心律失常,其结果已发表于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100多项显示轻-中度饮酒可降低心脏疾病发生风险的研究,包括了近900000名研究对象,随访了12年。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是轻到中度饮酒也可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每天喝一杯酒,房颤的风险增加8%,无性别差异。

研究人员解释,其背后的一个机制或是酒精对细胞的影响。饮酒会导致细胞损伤,这反过来又意味着可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律失常。

对于某些对药物治疗没反应的心率失常患者或可接受治疗导管消融,但是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还发现,即使是接受导管消融后的患者若继续饮酒仍可发生心律失常。

电生理也可解释房颤,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精可改变心脏的电信号传导由此可导致房颤。在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电信号通过心脏的心房在一个快速和混乱的方式。

此外,饮酒还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身体的心率、消化、温度、呼吸频率,并应对危险情况。

分析中发现,酒精会刺激自主神经系统,由此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准确确定二者关联背后的确切原因,并确定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是否有必要完全避免酒精的摄入。

原始出处:

Ana Sandoiu. Moderate drinking may cause irregular heartbeat. MNT, 6 December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6)
#插入话题
  1. 2016-12-23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2. 2016-12-16 MyQueen

    不到医院里,戒酒的决心,永远不足

    0

  3. 2016-12-15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4. 2016-12-12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相关资讯

2016ESC专家共识:冠状动脉疾病和/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疗管理发布

出血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接受PCI治疗和房颤患者中。本文主要针对冠状动脉疾病和/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疗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欧洲专家共识,包括停用哪些药物,开始应用哪些药物以及应用的时机。全文下载: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2016 EACVI/EHRA专家共识:多模式立体成像在房颤患者评估方面的作用

2016年2月,欧洲协会心血管影像协会(EACVI)联合欧洲心律学会(EHRA)共同发布了多模式立体成像在房颤患者评估方面的作用的专家共识。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美国医生呼吁:左心耳封堵术应终止,其预防卒中的作用有限

近期美国临床电生理医生John Mandrola 在Medscape撰文称,“左心耳封堵治疗以预防非瓣膜性房颤(AF)患者中风可能是心脏病学的一个错误。” John Mandrola认为,左心耳封堵不能预防缺血事件。因为根据常识,中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封堵左心耳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房颤患者中,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致中风的非房颤机制和基质也会增加中风风险。 而且,根据目前的随机对照临

南京医院学者Meta分析研究显示:一成TAVR术后患者将新发房颤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新发房颤逐渐引起关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张瑶俊、朱灏等进行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TAVR术后新发房颤并不少见,发生率为11.1%。 此外,经心尖途、手术相关心脏事件、手术相关出血事件、心房过大(每增加1 mm/m2),均是TAVR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而且,这些因素均有相应引起房颤的机制。比如经心尖途径容易引起新发房颤可能与胸廓

盘点:近期房颤重磅研究及指南共识汇总

近年来,房颤的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房颤第一大国。房颤所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一旦发生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 5 倍。本文梅斯医学小编为大家盘点相关研究进展。【1】NEJM:接受PCI的房颤患者预防出血选啥方案?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章。 研究人员将2124名进行PCI并置入支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1:1

Lancet:全球房颤患者诊疗大比拼:中国卒中发生率竟与非洲比肩,原来是这两件事儿未做好

Lancet杂志近期公布了RELY房颤注册研究全球47个国家的急诊房颤注册结果。该研究共登记约1.5例房颤患者,并随访了1年,其中4%的患者发生了卒中。中国房颤患者1年卒中发生率7%,仅次于非洲(8%)。印度最低(1%),北美3%。 中国有服用抗凝药物指证的房颤患者中,有70%未应用抗凝药物。在47个国家中最差。但作者也表示,除抗凝药物应用不足之外,中国和非洲的卒中发生率高,也与高血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