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多学科讨论——耐受的宽QRS心动过速:普鲁卡因胺or胺碘酮?

2017-06-19 吴刚 环球医学

静脉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是耐受良好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药物选择。然而,两者之间如何选择,甚至如何根据指南进行选择,是未知的。2017年5月,发表在《Eur Heart J.》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研究旨在确定静脉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急性治疗耐受的宽QRS复杂性(可能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是耐受良好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药物选择。然而,两者之间如何选择,甚至如何根据指南进行选择,是未知的。2017年5月,发表在《Eur Heart J.》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研究旨在确定静脉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急性治疗耐受的宽QRS复杂性(可能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请看本期多学科讨论组临床药师各抒己见为您梳理本文看点——

在该项研究中,患者随机分配到静脉普鲁卡因胺(10mg/kg/20min)或胺碘酮(5mg/kg/20min)的组中。首要终点为开始给药后的40分钟内,预先定义的严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纳入的74名患者中,可分析62人。普鲁卡因胺治疗的33名患者中的3人(9%)和胺碘酮治疗的29名患者中的12人(41%)发生了首要终点(比值比OR,0.1;95% CI,0.03~0.6;P=0.006)。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组中,分别有22名患者(67%)和11名患者(38%)40分钟内心动过速终止(OR,3.3;95% CI,1.2~9.3;P=0.026)。接下来的24小时,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组,分别有18%和31%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OR,0.49;95% CI,0.15~1.61;P=0.24)。结构性心脏病的49名患者中,普鲁卡因胺治疗的患者首要终点较不常见(3(11%)vs 10(43%);OR,0.17;95% CI,0.04~0.73;P=0.017)。

本研究首次以随机设计的形式比较了静脉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治疗耐受良好的持续性单形性(可能)室性心动过速的急性发作。普鲁卡因胺治疗与较少的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和40分钟内较高比例的心动过速终止相关。

多学科讨论记实:

这项研究首次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显示,当以常规临床剂量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用于良好耐受的宽QRS复合性心动过速、疑似室性心动过速自发性发作的急性治疗时:(i)普鲁卡因胺与较少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相关;(ii)普鲁卡因胺更有效地终止心动过速发作;(iii)这些发现同样适用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亚组。

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上述研究根据样本量计算需要纳入的患者数量较少。研究设计是随机的,但不是盲的。为了避免对与一种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的重视程度较低,预先设定研究药物的主要不良事件和停用研究药物的原因。事实上,由于医生更熟悉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该药有关的不良事件或许被预期较低。

原始出处:

Ortiz M, Martín A, Arribas F, et al.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intravenous procainamide vs. intravenous amiodarone for the acute treatment of tolerated wide QRS tachycardia: the PROCAMIO study. Eur Heart J. 2017 May 1;38(17):1329-1335. doi: 10.1093/eurheartj/ehw230.

作者: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6-22 虈亣靌

    值得推荐一下

    0

  2. 2017-06-21 zhaojie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