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D: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糖尿病?

2012-04-09 刘秋阳 中国医学论坛报

注:Hp 感染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还可增加胃淋巴瘤发病的可能性;这些疾病均与Hp毒力因素相关,如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   3月13日,《感染性疾病杂志》(J Infect Dis)在线报告美国横断面研究结果(表):幽门螺杆菌(Hp)可使成人糖耐量受损,体质指数(BMI)较高或可增强此作用,控制Hp感染或可预防糖尿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农华教授:目前,

inserted image
注:Hp 感染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还可增加胃淋巴瘤发病的可能性;这些疾病均与Hp毒力因素相关,如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

  3月13日,《感染性疾病杂志》(J Infect Dis)在线报告美国横断面研究结果(表):幽门螺杆菌(Hp)可使成人糖耐量受损,体质指数(BMI)较高或可增强此作用,控制Hp感染或可预防糖尿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农华教授:目前,国内外共识已将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推荐为Hp根除指征。此研究显示,Hp感染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正相关,还与较高BMI有协同作用。此结果如能在不同种群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达尼·科恩(Dani Cohen)等:Hp在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和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发展中国家的Hp感染率持续下降,故Hp在糖尿病病因学方面的相对重要性也可能下降。但根据此结果,在未来许多年里,年龄较大、特别是BMI较高和葡萄糖不耐受者将从HP根除治疗中获益。



    

作者:刘秋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胃组织样本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国研究

背景与目的:在胃组织样本中,我们调查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征象,是否与Barrett化生呈负性相关。 方法:我们在78,985名独立患者中,研究了胃组织样本。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与95%可信区间时,发现组织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社会人口特征相关。 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活动性胃炎、以及肠上皮化生之间具有相似的流行模式。根据组织学分析可知,三者中

树突状细胞阻断而非促进采用新佐剂的幽门螺杆菌免疫

来源:医学论坛网   最近,瑞士学者Iris Hitzler等研究发现,在使用分枝杆菌作为佐剂的幽门螺杆菌(H pylori)疫苗肠外免疫中,树突状细胞起阻断而非促进作用。相关内容发表于《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   针对胃H pylori的免疫可以预防多种胃癌和其他类型的疾病。在临床前模型中使用的接种疫苗的流程,并不适合于人体。新的佐剂以及对疫苗诱导保护作用的更好

14天三联方案抗幽门螺杆菌疗效更优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拉丁美洲患者中,标准的三联方案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高于四联方案。相关论文7月20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上。   该研究纳入经呼气试验判定为Hp阳性的患者1463例,随机分组,488例患者接受了14天的标准治疗(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489例患者接受5天同服治疗(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同服5天),486例患者接受10

综述:利福布汀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文献标题:Review article: rifabut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文献出处: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2 Jan;35(2):209-21. 期刊影响因子:7.16 即使使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

丁士刚: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关系,从历史到未来

 幽门螺杆菌(HP)在世界范围感染率高达50%左右,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胃内HP检出率为30%~80%,HP感染年复发率在发达国家约为3%,在发展中国家高于10%。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及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是否有证据直接证明HP与胃癌相关呢?      图1   在动物实验方面,是用蒙古沙土鼠(图1)感染临床胃癌中分离出的细菌或标准菌株,1年

幽门螺杆菌可增加患II型糖尿病风险

近日,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有关,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标志物,这种正向关系在高体重的肥胖个体中尤为明显。研究结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在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研究者Yu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