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在过敏性鼻炎儿童中,白介素-33能够促进辅助T细胞类型-2/17炎症反应

2017-11-29 AlexYang MedSci原创

白介素-33是最近才被描述的细胞激素,并且与辅助T细胞类型2(Th2)调控的疾病有关。然而,它在儿童过敏性鼻炎(AR)发病机理中的调控角色仍旧需要进一步的鉴定。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旨在评估IL-33在患有AR儿童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作用。研究包括了40名患有AR的儿童,并且还包括了20名健康的对照,并通过酶联免疫反应试验(ELISA)分别检测了IL-33和Th细胞激素在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的产生情况。

白介素-33是最近才被描述的细胞激素,并且与辅助T细胞类型2(Th2)调控的疾病有关。然而,它在儿童过敏性鼻炎(AR)发病机理中的调控角色仍旧需要进一步的鉴定。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旨在评估IL-33在患有AR儿童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作用。

研究包括了40名患有AR的儿童,并且还包括了20名健康的对照,并通过酶联免疫反应试验(ELISA)分别检测了IL-33和Th细胞激素在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的产生情况。研究人员还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进行了纯化来进行IL-33的体外调控试验研究。

研究发现,在AR病人中,IL-33蛋白水平在血清和鼻腔灌洗中要比健康对照显著更高,尤其是在患有哮喘的儿童中。IL-33蛋白的表达与疾病的严重性具有关联。体外研究表明IL-33能够促进Th2/17细胞激素的表达,从而导致Th2/17炎症的扩大。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阐释了IL-33在AR中的表达能够加重和扩大Th2/17炎症反应,并且提供了一个AR发病机理中IL-33调控角色的可能的解释。

原始出处:

Wang Y, Li C, Luo X et al. Interleukin-33 promotes helper T cell type-2/17 inflammation in children with allergic rhiniti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17 Nov 20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Exp Ther Med:糖皮质激素的鼻内使用可缓解过敏性鼻炎中的嗅觉障碍

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糖皮质激素的干预对患有过敏性鼻炎(AR)小鼠嗅觉障碍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和鼻内使用卵清建立了一个AR动物模型,并利用埋藏食物测试来评估嗅觉功能,并且利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来确定鼻粘膜上的形态变化。另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嗅觉黏膜上的嗅觉标记蛋白(OMP)的表达情况,并且在糖皮质激素使用7天和14天后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AR小鼠中嗅觉障碍的发生

Allergy:患有屋尘螨过敏性鼻炎的病人中,MP29-02可以减少鼻过敏症和鼻介质

鼻过敏症(NHR)是过敏性鼻炎(AR)的一种重要的临床特性。MP29-02(盐酸氮卓斯汀(AZE)和氟替卡松丙酸酯(FP))鼻喷雾在AR中的局部炎症介质和NHR的治疗效果仍旧未知。最近,有研究人员测试了是否MP29-02可以减少AR中的炎症介质和NHR,并且探究了是否该作用的产生归因于鼻上皮屏障功能的恢复。研究人员在28名患有屋尘螨(HDM)AR的病人中进行了为期4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MP29-0

Ear Nose Throat J:鼻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和过敏性鼻炎

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旨在探究鼻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和过敏性鼻炎(AR)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一个截断值,作为AR诊断的一个标准。同样,研究人员尝试确定了是否该值与明显的症状、持续时间或者类型及AR严重度、或者是共存的哮喘症状相关。研究人员选择了100名病人,并且这些病人具有临床诊断的过敏性鼻炎,另外还包括了一个相同人数的以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研究人员在鼻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每一个高倍视野(HPF

Mol Med Rep:在过敏性鼻炎中白介素-37表达的减少和它的抗炎症作用

白介素-37(IL-37)是IL-1细胞激素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并且已经鉴定为一个先天免疫和炎症响应的一个自然的抑制因子。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旨在确定IL-37在过敏性鼻炎病人中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重的表达,并且调查了IL-37对炎症调控因子和CD4+T细胞在AR发病机理中可能的免疫抑制作用。研究人员利用逆转录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技术,在39名AR病人和43名对照的PBMCs中确定了

Clin Mol Allergy:亚洲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选择优化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在世界上许多地方,过敏性疾病数量正在增加,包括了亚太(APAC)地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一线药物治疗选择。国际指南描述了这些条件下的治疗过程;然而,临床专家认为根据病人的资料,需要额外的对治疗进行调整。最近,有研究人员邀请了来自APAC地区(香港地区、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专家,进行了旨在描述当对患有过敏性鼻炎或者荨麻疹病人确定优化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时,所存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中药玉屏风散对成年人过敏性鼻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中药玉屏风散(YPFS)经常用于过敏性鼻炎(AR)的治疗。之前的综述总结了YPF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然而却没有亚群的分析来提供指导临床实践的详细证据。YPFS在中药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作为治疗AR的药物,但是YPFS的治疗时间并没有特别的陈述。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旨在评估YPFS在治疗成年人AR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并利用了最新的证据,并且还在亚群元分析中尝试确定YPFS的使用时间。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