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Hypertens:长期在外吃饭也可引发高血压?

2015-04-24 姜英浩 MedSci原创

Prehypertensio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

Prehypertension,即高血压前期症状。目前研究认为,早年血压(BP)的上涨与未来高血压以及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来自新加坡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试验,在新加坡的大学中对年轻人进行了研究,观察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前期(收缩压[SBP] 120-139mm Hg,且/或舒张压[DBP] 80-89mm Hg)、高血压(SBP ≥ 140mm Hg / DBP ≥ 90mm Hg或已服用降压药)发病的关联情况。

该试验是一项截面调查试验,通过任意抽样,从新加坡一所大学内抽取了50118~40岁的成年人。收集记录了受试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生活习惯(每周在家外饮食的频率,体育锻炼)等,并将这些数据与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症状之间的关联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在受试人群中发现有27.4 %的人患有了高血压前期症状(95 %CI = 24-32):其中男性49 %44-58),女性9 %6-13(P < 0.001)2.2 %的人患有高血压。在多元模型中,患有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人每周在家外吃饭的次数更多(OR = 1.05, 95% CI = 1.01-1.09),更高的BMIOR = 1.15, 95% CI = 1.02-1.30),并且更少参与体育锻炼(OR = 2.14, 95% CI = 1.20-3.82)。除此之外,男性(OR = 7.01, 95% CI = 3.97-12.4)和年龄增长(OR = 1.06, 95% CI = 1.01-1.11)也是一定的风险因素。

因此作者认为,在新加坡高血压前期症状已经成为年轻人中一种较为普及的症状,而这种症状实际上是可通过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就能进行预防的。本研究后续的计划将考虑在全国更大人群范围内进行更大样本量的确证研究,以及寻找通过调节生活方式而缓解以上症状的方法。

原文出处:

Seow DY, Haaland B, Jafar TH. The Association of Prehypertension With Meals Eaten Away From Home in Young Adults in Singapore. Am J Hypertens. 2015.3.18.

作者:姜英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5-23 feather89
  2. 2015-04-26 bonniekim

    外面吃饭的油盐摄入量多导致的么?

    0

  3. 2015-04-26 hbwang006

    哈哈,回家吃

    0

  4. 2015-04-26 woshixxh

    快餐高钠?

    0

相关资讯

Diabetologia: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低血压均为危险因素

研究者评估了糖尿病肾病(GFR<60 ml min−1 1.73 m−2)患者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文章显示,研究者一共随访了33356名患者(平均年龄75±9岁,糖尿病病程10±8年),这些数据来自瑞典国家糖尿病注册中心,每一名患者至少登记有血压或/和血清肌酐值。使用时间依赖的COX模型评估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率的HR值,以方便调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和治疗

JAMA: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会降低中风的风险

根据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在中国有超过两万多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但没有中风或心脏病史,高血压的药物依那普利和叶酸的结合使用,与单用依那普利相比,显著降低首次卒中的风险。这项研究与发表美在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的演讲不谋而合。 根据文章中的背景信息,中风是中国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世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初级预防(第一集事前预防)尤为重要,因为约77%的中风是第一事件。由于有限性和不一致的数据,关

6种你不知道的“特殊型”高血压

高血压通常指在安静状态下、坐位右上臂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随着监测手段的不断更新,现已证实:在医院中偶尔测得的基础的、静态的血压并不能全面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随着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日益普及,医生们发现了6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特殊类型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在研究高血压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测量的血压升高,而在诊室以外的地方血压正常,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

美国又出一新高血压指南 到底该信谁?

“Our goal was to create a very simple document, we wanted to make the message very simple for physicians.”虽然呢,翻旧帐不是什么好习惯,但是既然新指南来了,所以不得不旧话重提下。是的,一年半前,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JNC 8)的lead author就是像上面这段这么说的

SC-ICC2015:孙宁玲--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吗?

2015年4月11日,在第17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合理用药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针对这一问题,以“β受体阻滞剂是否可以作为高血压治疗一线药物——国际指南引发β受体阻滞剂争议”为题,对这一重要问题做了详细诠释。关于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问题,近些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各国指南对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给出了不同建议。指南对β受体阻滞剂的推荐有何不同?2004年英国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