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脑影像学异常与预后:强化控制(ENCHANTED)试验

2020-10-2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第三次国际脑卒中试验(IST3)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缺血的脑影像学征象和“脑虚弱”的标志物可以单独或联合起来预测临床结果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组织低密度、动脉过度密集

第三次国际脑卒中试验(IST3)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缺血的脑影像学征象和“脑虚弱”的标志物可以单独或联合起来预测临床结果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组织低密度、动脉过度密集和先前的梗死增加了sICH的风险。在国际上,高血压和血栓溶解中风的加强控制研究(ENCHANTED)内容包括:更广泛的患者,有机会确定阿替普酶的剂量是否会影响研究结果,以及一个经验较少、更能代表日常临床水平的脑成像分析团队是否会得出类似的结果。本文目的在于验证高血压和溶栓卒中强化控制研究(ENCHANTED)阿替普酶剂量臂中“脑虚弱”和急性缺血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溶栓治疗后的临床结果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假设。

方法:盲法评估者对急性缺血症状(急性病变的存在、程度、肿胀和衰减;动脉过度充血)和先前存在的变化(萎缩、白质疏松症和陈旧性缺血病变)的图像进行编码。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了影像学特征与7天和90天死亡之间的关系:判断良好的恢复(90天时改良Rankin评分0-2分)和sICH。使用调整后的OR和95%CI记录数据。

结果:2916例患者(67±13岁,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入选。可见的缺血损伤、严重的低密度、大面积的缺血损伤、肿胀和过度关注的动脉与7天的死亡相关(OR(95%CI):1.52(1.06-2.18);1.51(1.01-2.18);2.67(1.52-4.71);1.49(1.03-2.14)和2.17(1.48-3.18))。与良好结果相反。严重萎缩与7天死亡呈负相关(0.52(0.29至0.96))。萎缩(1.52(1.08-2.15))和严重白质疏松症(1.74(1.20-2.54))与90天死亡相关。动脉过度灌注与sICH相关(1.71(1.01~2.89))。没有影像学特征改变阿替普酶剂量的影响。

非专家定义的脑虚弱和急性缺血的脑影像学征象与溶栓治疗AIS患者sICH的预后和死亡率有关。然而,这些影像学特征与阿替普酶剂量没有相互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AM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时效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研究认为,对于在65岁以上接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较短的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与1年内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全因再入院率相关

Stroke: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再通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最佳再通策略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领域。当缺乏直接的比较证据时,网络荟萃分析可以提供思路。

Stroke:感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性卒中风险的影响

感染是住院期间早期卒中复发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尚未发现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复发风险具有持续影响。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

SBP与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可能取决于卒中发作的时间。

Stroke:利用CTP准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功能

本研究旨在利用CT灌注成像建立和验证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最佳测量方法。

Stroke:服用抗凝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患者微出血和结局分析

服用OAC的房颤伴急性卒中患者,未来MACCE的风险随着CMB负担的增加而增加,而CMB的解剖位置并不影响MACCE的风险。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这种风险似乎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