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ematologica:细胞外囊泡能挽救白血病细胞的自发性或药物诱导的凋亡

2017-06-15 xiaoxiao MedSci原创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的交叉作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和微粒,在细胞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交叉作用的影响知之甚少。 在本研究中,将离心纯化法从骨髓间质细胞中得到的细胞外囊泡添加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中。在他们整合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之后,研究人员观察了一个白血病细胞自发凋亡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的交叉作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和微粒,在细胞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交叉作用的影响知之甚少。

在本研究中,将离心纯化法从骨髓间质细胞中得到的细胞外囊泡添加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中。在他们整合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之后,研究人员观察了一个白血病细胞自发凋亡的减少量及对几种药物(包括氟达拉滨,依鲁替尼,艾代拉利司和Venetoclax;24h后)的耐药性的增加。

研究人员发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中,自发性(P = 0.0078)和诱导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α)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 = 0.0020)。基因芯片研究显示有或没有细胞外囊泡的白血病细胞培养之间有805个表达基因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参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基因如CCL3/4, EGR1/2/3, and MYC均有增加。有趣的是,这个重要的改变与其他微环境刺激如B细胞受体刺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状细胞联合培养或淋巴结微环境刺激相重叠。最后,研究人员发现白血病患者间质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也能挽救白血病细胞的自发性或药物诱导的凋亡。但与健康的间质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迁移能力和更强的基因修饰作用。

总之,研究人员认为,细胞外囊泡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骨髓微环境间的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始出处:

Crompot E, Van Damme M,et al.Extracellular vesicles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rescu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cells from apoptosis, enhance their migration and induce gene expression modifications.Haematologica. 2017 Jun 8. pii: haematol.2016.163337. doi: 10.3324/haematol.2016.163337. [Epub ahead of print]

版权声明:本文系梅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如需获取授权,请点击

作者:xiaoxia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cta Neuropathol:德国科学家找到引起多种癌症的“罪魁祸首”

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代谢酶中的一种氨基酸被替代就是引起多种癌症的罪魁祸首。

Leukemia:新见解:白血病是如何形成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癌症科学研究所首席调查员,新加坡国立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主任研究员助理教授桑卡斯·桑达(Naka Yong Loo Lin)医学研究小组提供了新的见解,关于如何在正常的 T 细胞发育过程中产生基因,并促成白血病的形成。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白血病杂志上。T 细胞是一种在胸腺中发育的白细胞(因此命名为 T 细胞),一种原发性淋巴器官。这些细胞在身体的细胞防御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专访“80后”博导张超:攻克白血病治疗难题,迈向精准医学崭新时代

2014年,结束了在美国长达10年的科研生涯,张超加入了同济大学,成为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最年轻的“80后”教授。2015年,他入选了国家第六批“青年***”计划;2016年,他被任命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回国短短3年的时间,张超教授建立了自己的课题组,主持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科研项目10余项。依托同济大学附属医院,课题组针对一些重大疾病,进行了转化医学研究。其中,“白血病的精准个体化治

CLIN PHARMACOKINET:Venetoclax对复发性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近日,国际杂志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Venetoclax在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临床效应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复发性或难治性(R / R)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患者的Venetoclax暴露与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Nature杂志5月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不知不觉,5月份即将结束了,在即将过去的5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一起学习。 【1】Nature:重磅!一些人胚胎干细胞系发生癌症相关突变 doi:10.1038/nature22312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用于基础研究或临床开发的140种人胚胎干细胞系当中,5种人胚胎干细胞系在肿瘤抑制基因TP53上获得突变。其中的两种人胚胎干细胞系H

盘点:近期白血病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根据近日发表于美国血液学会官方杂志Blood上的文章表示,一种实验室靶向疗法对复发性或难治的血液癌症—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多达15%的AML患者IDH2基因突变,从而防止白细胞从中性粒细胞中成熟,相反,这些白细胞成为白血病细胞。AML的标准疗法是靶向所有白细胞,而此次实验疗法enasidenib却抑制突变IDH2基因,不会扼杀白血细胞,而是让不成熟的白细胞自然成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