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麦芽酮糖取代蔗糖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无影响

2012-04-20 佚名 中国医学论坛报手机报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异麦芽酮糖对日常生活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无影响,但是和低水平的甘油三酯有关联。该研究4月9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研究纳入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作为饮食习惯,每日食用含50 g异麦芽酮糖或蔗糖的食品。对101例患者接受分析的结果显示,食用异麦芽酮糖食品并未显著影响12周的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异麦芽酮糖对日常生活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无影响,但是和低水平的甘油三酯有关联。该研究4月9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研究纳入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作为饮食习惯,每日食用含50 g异麦芽酮糖或蔗糖的食品。对101例患者接受分析的结果显示,食用异麦芽酮糖食品并未显著影响12周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异麦芽酮糖组:7.24±0.76%,蔗糖组:7.39±0.78% P=0.844);但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相关。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更换或添加药物或可解决噻嗪类诱导糖尿病

  英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替换药物或添加阿米洛利可能是预防噻嗪类诱导糖尿病的解决方案。论文于2012年4月9日在线发表于《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   高血压指南建议限制噻嗪类利尿剂用量并避免联用β受体阻滞剂,原因在于其可升高糖尿病风险。研究者实施了两项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在纳入41例患者的第一项研究中,苄氟噻嗪治疗4周后可检查到2小时口服糖耐量试验时的血糖

更换或添加药物或可解决噻嗪类诱导糖尿病

  英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替换药物或添加阿米洛利可能是预防噻嗪类诱导糖尿病的解决方案。论文于2012年4月9日在线发表于《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   高血压指南建议限制噻嗪类利尿剂用量并避免联用β受体阻滞剂,原因在于其可升高糖尿病风险。研究者实施了两项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在纳入41例患者的第一项研究中,苄氟噻嗪治疗4周后可检查到2小时口服糖耐量试验时的血糖

JACC:糖尿病是AMI患者院内死亡和心梗复发的危险因素

  最近,美国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后续院内不良事件风险显著升高。论文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12, 59:496]。   糖尿病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良转归相关。但目前尚不清楚在伴有AMI的大型全国性人群中糖尿病对院内死

低镁血症: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新预测因素

  日本一项研究报告,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低镁血症是其终末期肾病(ESRD)的新预测因素。研究于4月12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455例慢性肾病(CKD)患者,其中144例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另外311例CKD患者不伴有糖尿病。根据血镁水平,受试者被分为低镁(≤1.8 mg/dl)组和高镁(>

Diabetes Care:塑化剂同老年人糖尿病有关(PIVUS研究)

  瑞典一项研究显示,数种邻苯二甲酸酯(最常用的塑化剂)代谢物与罹患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抵抗指标相关。该研究提示,这些常用化学物质在暴露量水平就可能影响老年人葡萄糖代谢。研究于4 月12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 )杂 志。   此项研究纳入乌普萨拉年长者血管系统前瞻性(PIVUS)研究中的1016位70岁老年人,测定四种邻苯二

生活方式干预减缓运动机能衰退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不仅体重减轻、健康改善,而且运动机能衰退也减缓。研究于3月29日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研究纳入5145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45~74岁),分别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糖尿病支持和教育,数据来源于其中5016例患者。   研究主要终点为自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