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 MED: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不只是小头畸形那么简单!

2017-06-16 cailingrui MedSci原创

寨卡病毒经胎盘传播可能比与此之前预计的要更加常见。寨卡病毒感染在灵长类中的表现形式不只是头小畸形一种,许多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胎儿可能只是看起来正常而未被重视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在西半球的蔓延,导致大量由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带来的严重胎儿畸形问题,其中包括头小畸形、胎儿发育迟缓、流产和失明等。然而,还有很多携带寨卡病毒的孕妇诞下了看似健康的宝宝,他们看起来没有头小畸形或者发育迟缓的迹象。这可能意味着胎盘感染只是散发病例,或者说胎盘感染频繁发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被感染患儿出现小头畸形的症状而已。

用怀孕的小鼠模型来完成寨卡病毒的传染实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小鼠不是寨卡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不能在其体内高校复制。的确,想要得到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的小鼠并不那么容易,研究人员需要向有免疫缺陷的小鼠皮下注射病毒,或者向正常小鼠静脉注射高剂量的病毒,用人工手段实现侵染。因此,采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作为实验模型,在具有免疫活性的宿主间自然传染,对研究寨卡病毒的发病机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Nguyen等人对四只印第安恒河猴皮下接种注射了寨卡病毒,其中两只在妊娠早期接种,另外两只在妊娠中晚期接种。全部被试都出现了母婴传播现象,导致胎盘和部分胚胎组织被感染。尽管影像学研究显示,孕后期胎儿头部生长受限,但并未表现出小头畸形的症状。

研究成果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点:
1.寨卡病毒经胎盘传播可能比与此之前预计的要更加常见;
2.寨卡病毒感染在灵长类中的表现形式不只是头小畸形一种,许多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胎儿可能只是看起来正常而未被重视。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看似逃脱头小畸形厄运的新生儿是不是同样感染了寨卡病毒?他们会不会出现其他神经发育疾病或认知缺陷?考虑到之前寨卡病毒大量爆发,潜在的被感染新生儿数量巨大,对其继续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模型研究都将继续下去,以待发掘更多寨卡病毒侵染的表现形式。

原始出处:
Jonathan J. Miner. Congenital Zika virus infection: More than just microcephaly. Sci Transl Med . 07 Jun 2017:Vol. 9, Issue 393, eaan8195

作者:cailingru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12-22 bsmagic9140
  2. 2017-06-24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很好,拜读了

    0

  3. 2017-06-19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很好,值得拜读

    0

相关资讯

孕妇携带寨卡病毒,有 10% 几率生出先天性缺陷的孩子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了一项新研究,详细介绍了寨卡病毒感染的孕妇的出生缺陷率,而且结果和我们担心的一样糟糕。

Cell:寨卡病毒能长期潜伏于神经系统和淋巴,可能造成其他疾病

研究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持续性病毒可能有助于与Zika病毒感染相关的神经病变的产生。虽然Zika病毒通常在人体中引起轻度病状或无症状,但可能造成儿童和成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果感染的孕妇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可能导致严重的胎儿缺陷,如小头症。但是,作者指出,如果Zika病毒可以持续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中感染,那么可能会发生除了小头症以外的,更广泛的神经系统,淋巴,免疫疾病。

J Virol:武汉病毒所肖庚富研究组绘制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应答图谱并发现候选药物

近期,国际病毒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团队在寨卡病毒(ZIKV)感染宿主细胞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绘制了ZIKV感染宿主细胞后宿主蛋白的调控图谱,系统展示了ZIKV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相关论文题为“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mosquito C6/36

Nature:寨卡病毒助力蚊媒获得感染

蚊媒传染病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及动物宿主的一大类疾病。近年来,多种新发及再发病毒性蚊媒传染病,包括寨卡病毒(ZIKV)、登革病毒(DENV)和乙型脑炎病毒(JEV)等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自1947年首先在乌干达发现以来,随后,ZIKV在法属波利尼西亚暴发,随即迅速蔓延至南美,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

Lancet Infect Dis:新加坡寨卡病毒防治经验

寨卡病毒虽然可以传播蔓延,但疾病监测,媒介控制以及社会积极参与有助于迅速遏制病毒的进一步蔓延。新加坡的防控经验将有助于其他国家应对寨卡病毒的威胁

Lancet Child&Adolescent Health:超声对寨卡病毒感染导致的胎儿脑部畸形的诊断意义。

寨卡病毒(Zika)由蚊虫传播,是一种新型的导致大脑异常的致畸机制,可使婴儿患“小头症”。产前诊断和判断胎儿预后都有很大的挑战,对于大多数先天性感染的诊断都依赖于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