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HFpEF可独立有效预测搭桥术后存活率

2016-07-25 Dalén M, Lund LH, Ivert T, et al JAMA Cardiol 2016

近日发表于《JAMA Cardiology》杂志的丹麦国家人群研究显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CABG术后存活率降低明显且独立相关。来自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Ulrik Sartipy表示,一般情况下,CABG术前评估会关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衰病史与风险的相关性令人惊讶。 本研究纳入了41906例来自SWEDEHEART注册研究的受试者,受试者在2

近日发表于《JAMA Cardiology》杂志的丹麦国家人群研究显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CABG术后存活率降低明显且独立相关。来自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Ulrik Sartipy表示,一般情况下,CABG术前评估会关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衰病史与风险的相关性令人惊讶。

本研究纳入了41906例来自SWEDEHEART注册研究的受试者,受试者在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完成了CABG手术。射血分数降低(rEF)被定义为<50%,射血分数保留(pEF)被定义为≥50%。

术后30天时,rEF无心衰(n=27165)、pEF无心衰(n=10069)、HFpEF(n=1216)及HFrEF(n=3456)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0.8%、2.9%、2.8%及4%。校正了糖尿病、既往心梗或PCI、房颤与急诊手术等20种不同风险因素之后,各组的早死风险分别是1(参照) vs 2.25(95% CI 1.86–2.73)、1.83(95% CI 1.26–2.66)与2.52(95% CI 1.99–3.19)。

研究者表示,本研究能够提醒心脏病学家与心脏外科医生,心衰病史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早死风险因素,而现有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更长期的随访显示,心衰病史还是CABG长期预后的风险因素,且与围术期射血分数无关。经过6年的随访之后,13.2%参照组患者死亡,rEF无心衰、HFpEF与HFrEF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4.6%,33.9%及42.9%。与参照组相比,其他三组的校正危害比分别为1.47(95% CI 1.40–1.56)、1.62(95% CI 1.46–1.80)与2.29(95% CI 2.14–2.44)。

研究者认为,心衰综合征是CABG长期预后的有效预测因子,所以CABG术后随访至关重要,即便患者的射血分数正常或保留。

原始出处:

Heart Failure History Portends Worse CABG Survival, Even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SWEDEHEART. Medscape

Dalén M, Lund LH, Ivert T, et al. Survival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heart failure and preserved vs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JAMA Cardiol 2016; DOI:10.1001/jamacardio.2016.1465.



作者:Dalén M, Lund LH, Ivert T, et a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1-17 feather89
  2. 2016-09-25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很好值得关注

    0

相关资讯

ESC 2014:射血分数保留的AMI患者长期用β阻滞剂无益?(FAST-MI 2005)

ESC2014公布的FAST-MI研究结果表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梗死(AMI)后患者或许不应继续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研究者指出,尚需其它研究尤其是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认该研究结果。 大多数针对β受体阻滞剂在AMI中使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是于再灌注治疗时代和现代二级预防之前开展的,同样,其在AMI后射血分数保留患者中的使用价值也存在争议。最近的ACC/AHA关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