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严格控制血压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SPRINT 标准 VS 2014高血压指南)

2016-07-09 phylis 译 MedSci原创

背景:根据第八届国家联合委员会2014高血压(HTN)推荐指南血压控制目标,与APRINT(收缩期血压干预试验)的血压(BP)控制目标不同。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评估高血压成年人达到SPRINT血压控制目标,及2014推荐指南控制目标的比例,及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者使用2008至2013年韩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 = 13346),以及2007年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

背景:根据第八届国家联合委员会2014高血压(HTN)推荐指南血压控制目标,与APRINT(收缩期血压干预试验)的血压(BP)控制目标不同。

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评估高血压成年人达到SPRINT血压控制目标,及2014推荐指南控制目标的比例,及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研究者使用2008至2013年韩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 = 13346),以及2007年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队列的(n = 67965)的数据,评估满足每个标准的比例,受试者符合血压目标的每一个标准。根据2007年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队列的数据(N = 67965),比较不同血压控制目标,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发生的风险。

结果: 与满足2014年高血压指南的标准相比,满足SPRINT标准的高血压受试者的比例较低(11.9% vs 70.8%)。强化降压组(低SPRINT血压控制目标)10年预测的心血管风险最低,中等程度降压组(高于SPRINT血压控制值,但低于2014年指南推荐目标值)受试者风险居中,而未控制组(高于2014年指南推荐目标值),心血管风险最高(分别为6.15%,7.65%,和9.39%)。多变量校正后,中等程度和未控制组比强化降压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HR分别为1.17和1.62)的风险更高。

结论:满足APRINT血压控制目标值的高血压人群低于满足2014年指南血压控制值。严格控制血压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相关。

原始出处:

Ko MJ, Jo AJ, et al.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SPRIN.J Am Coll Cardiol. 2016 Jun 21;67(24):2821-31. 


作者:phylis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3-03 hbwxf
  2. 2016-12-18 kalseyzl
  3. 2016-10-12 1e0ece0dm09(暂无匿称)

    谢谢分享学习

    0

相关资讯

每周在公园呆30分钟,高血压和抑郁风险大大降低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经常在附近公园散步可以降低民众患高血压和抑郁的风险。研究发表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高血压是导致民众发生心脏病和卒中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建议,民众应至少每周花费半小时在公园散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助于降低民众患高血压和抑郁的风险,并增强民众的心理健康。 昆士兰大学的Danielle Shanahan博士指出,如果每个

Stroke: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的预测因子

背景: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有或无支架)后再狭窄与卒中和死亡发生率增加有关。研究者旨在确定颈动脉血管成形术颈动脉再狭窄及与再发性脑血管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方法:在一所大学医院(从2002至2013),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进行血管成形术(n = 1060)治疗。进行随访前瞻性评估再狭窄,同侧脑卒中或死亡。再狭窄的定义为:血管超声显示狭窄的≥治疗前的70%。结果:治疗的1060例患者中,在随访过

Hypertension:血压轨迹与卒中和死亡的相关性(鹿特丹研究)

高血压是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与卒中相关的血压主要是基于单次或平均血压水平。然而,这种方法并没有考虑到长期的血压轨迹,老年人的长期血压轨迹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基于人口的鹿特丹研究中,研究者检测了55-106岁的6745名受试者(60%为女性)的收缩压的轨迹,使用联合潜在类混合模型评估卒中风险和竞争死因。确定了四个轨迹。1类的特点是血压逐渐增加,五十年内血压从120-160mmHg(n = 4938)。

高血压的指南解读,你学会了吗?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是什么?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规定: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并间隔1-4周重复测量证实后,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而家庭自测血压≥135/ 85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正常而诊所测定血压偏高)多出现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其确诊则需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其诊断标准分别为: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 135/85mmHg;日

PLoS One:H-ATOMIC标准用于脑出血患者病因分类

背景:目前脑出血(ICH)尚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病因分类标准。为此,研究者开发了一套病因标准并应用于大量的患者确定其效用。方法:H-ATOMIC分类包括7类病因: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肿瘤、口服抗凝药、血管畸形,罕见的原因和原因不明。对于每一个类别,病因评分可分为3个等级:可能(3),非常可能(2),明确病因(1)。当得分表明存在结构异常时,研究者旨在进行一项包括神经影像学、血液检查、CT血管造影

AGS 2016:一线降压药不会增加老年人跌倒损伤风险,但是二线降压药会

根据美国老年学会会议上提出的研究,对于老年人跌倒受伤,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可能是安全的。俄勒冈州立大学的David S. Lee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二线高血压会增加各年龄组严重跌倒损伤的风险。他们对26408名年龄在50至85岁的参与者进行了研究,评估一线和二线降压药、他汀类药物和镇静剂对人群跌倒损伤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与一线抗高血压药不会增加所有参与者的严重跌倒受伤风险。数据显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