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化合物有望成新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先导结构

2019-07-17 高长安 科学网

从河北大学获悉:河北大学教授罗都强团队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友兴团队合作,发现四个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有较强活性的新骨架吲哚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有望成为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先导结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

从河北大学获悉:河北大学教授罗都强团队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友兴团队合作,发现四个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有较强活性的新骨架吲哚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有望成为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先导结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

糖尿病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健康杀手之一。研究表明,在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络氨酸磷酸酶将自身磷酸化活化的胰岛素受体去磷酸化,或将胰岛素受体底物中的蛋白质酪氨酸残基去磷酸化,从而对胰岛素作用受体后信号通路进行负调控。

罗都强团队与赵友兴团队合作,从海洋软体动物文蛤中分离出的一个菌株中发现了四个新骨架吲哚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 研究人员通过综合运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波谱分析方法来确定化合物的平面结构;运用特殊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相对构型;通过实验谱和计算谱对照确定了绝对构型。研究结果表明:这四个新骨架吲哚萜类化合物均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有较强活性。

研究人员推测了该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认为该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先导结构。

此前,罗都强团队还发现了一个全新结构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的抑制剂——玫烟菌素。研究结果表明,玫烟菌素具有促进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和消耗、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达到等活性,该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类新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毒理学和应用药理学》。这是世界首次报道的这一类型结构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的抑制剂,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目前正在进一步进行临床前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毒理学方面的研究。

原始出处:

作者:高长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9-08-04 jyzxjiangqin

    新发现化合物有望成新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先导结构。

    0

  2. 2019-07-22 jyzxjiangqin

    新发现化合物有望成新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先导结构。

    0

相关资讯

1990-2016年中国糖尿病负担变化,来看各地数据对比!

WHO报告估计,2006年到2016年,糖尿病致死人数增加了31.1%。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居全球前列。近期,有研究[1]使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估计了中国高血糖和糖尿病的负担,并对各省的情况做了对比。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2000年到2016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从55,167,473增加到89,783,100,增加了62.7%。即,2016年中国将近有9000万糖尿病

Diabetes:高血糖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结局的关系

总之,aHG与用IVT治疗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AIS患者3个月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Diabetes Care:糖尿病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风险增加

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与HP根除患者的GC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那些DM控制不佳的患者。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在京发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目前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1.14亿,其中未诊断糖尿病患者达6130万人,另外,糖尿病前期患者达4680万人。将近87%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作为糖尿病筛查的主战场身负重任。7月11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

“狂吃不胖”还是“喝水长肉”,真的是天注定么?

放下奶茶和汉堡,nice body你都有!

Lancet Diabetes Endo:不胖的人也应“饭吃八成饱”,少吃饭可明显改善健康

近期一项Lancet糖尿病和内分泌子刊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每天减少12%的热量(300卡路里)可改善非肥胖人群的代谢指标,并且可维持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