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从黎明到黄昏—充分的室内光照可改善严重脑损伤患者的昼夜节律

2022-07-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充分的室内照明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改善严重脑损伤患者的昼夜节律的重要性。

虽然光照疗法已被证明在重新训练昼夜节律方面是有效的,但这种干预措施在昏迷后的意识障碍(DOC)患者中的潜力还没有得到系统的评估,而这些患者的昼夜节律往往有强烈的改变。为此,来自奥地利的学者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昼夜节律训练方法,结果发表在Sleep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7-8天内记录了DOC患者在两种条件下的皮肤温度:固定日光(HL)和动态日光(DDL)条件。在HL条件下,患者在一个具有通常诊所照明的房间里,而在DDL条件下,他们在一个具有生物动力照明(即更高的照度和一天中光谱特性的动态变化)的类似房间里。为了检测患者体温数据的节律性,计算了Lomb-Scargle周期图并分析了归一化功率和峰值周期。

结果共分析了17名DOC患者的数据(即无反应觉醒综合征[n = 15]和最小意识状态[n = 2])。与HL条件相比,DDL条件下患者温度节律的周期长度更接近24小时(与24小时的中位数偏差:DDL=0.52小时,HL=3.62小时)。具体来说,在DDL条件下,11/17(65%)患者的周期长度更接近24小时。此外,在DDL条件下,患者的节律更明显,更稳定,变化更小。

综上,该研究结果表明,DDL刺激可诱导和稳定昼夜节律。这突出了充分的室内照明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改善严重脑损伤患者的昼夜节律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From dawn to dusk—mimicking natural daylight exposure improves circadian rhythm entrain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Sleep, Volume 45, Issue 7, July 2022, zsac06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违背生理时钟与抑郁症和较低的幸福感有关

睡眠模式违背其自然生理时钟的人更有可能患抑郁症和健康水平处于较低。

别熬夜了!白天工作学习裂开的DNA,只有睡眠才能修复

为什么人类一生1/3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

Circulation:该睡不睡,心脏遭罪!我国学者发现打破昼夜节律致心脏病的机制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逆天而行的作息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

PLOS MED:中风发病存在昼夜差异——夜间发病更容易出现的严重结果

与日间发病的脑卒中相比,夜间发病的脑卒中具有更高的神经系统严重性,更频繁的END,以及更差的3个月功能结果。

Nature重磅:肿瘤细胞竟趁人睡着快速转移、扩散!癌症啊癌症,你不讲“武德”

Nature:当你躺在被窝里酣然入睡时,体内的肿瘤细胞可能趁你睡着“偷摸地”随着血液循环快速转移,完成扩散

拓展阅读

ESH 2024 | 中国之声 :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及早晚血压升高检出率分析

EEE作为高血压治疗中的新关注点,可能成为优化治疗策略的关键目标。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功能障碍。非运动症状对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并且通常比运动症状更令人烦恼。

皮肤瘙痒昼夜节律的最新进展

研究生物钟基因在瘙痒昼夜节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将为阐明瘙痒的发生和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线索,也将为控制瘙痒、缓解皮肤病奠定基础,因此,这仍将是未来皮肤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Circ Res:血压昼夜节律的原因和后果

昼夜生物钟对血压调节和高血压病理生理学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和管理的更有效方法的开发。

帕金森病:想睡个好觉太难!

帕金森病(PD)患者昼夜节律的改变不仅会影响睡眠-觉醒周期调节,同样会对非运动症状造成影响。

疼痛和睡眠障碍中的昼夜节律

尽管学者们对痛觉的『昼夜节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无论是对临床疼痛患者还是健康志愿者的研究结果仍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