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徐瑞华教授团队发现呋喹替尼对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效果显著(FRUTIGA研究)

2024-06-1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尽管近年来抗HER2治疗、免疫治疗和Claudin18.2治疗等新兴药物相继推动了晚期胃癌线治疗的进步,但二线治疗的发展相对缓慢,临床选择依然有限,临床需求亟待满足。呋喹替尼是我国原研的一种高选择性、

尽管近年来抗HER2治疗、免疫治疗和Claudin18.2治疗等新兴药物相继推动了晚期胃癌线治疗的进步,但二线治疗的发展相对缓慢,临床选择依然有限,临床需求亟待满足。呋喹替尼是我国原研的一种高选择性、强效的口服VEGFR 1、2和3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徐瑞华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基于中国患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FRUTIGA研究,旨在探索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作为胃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了其牵头开展的FRUTIGA研究的最新结果。

FRUTIGA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在中国35个中心进行。本研究共入组703例一线标准化疗进展后的GC/GEJC患者。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呋喹替尼+紫杉醇治疗或安慰剂+紫杉醇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PFS和OS,次要终点包括ORR、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随机分组的分层因素包括肿瘤部位(GEJ vs. Stomach)、腹膜转移状态(是 vs. 否)和ECOG评分(0 vs. 1)。

Image

研究结果显示,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较紫杉醇单药组显著延长,两组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vs. 2.7 个月(HR 0.57,95%CI:0.48-0.68,P<0.0001)。就中位OS而言,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组的中位OS(mOS)为9.6个月,单药紫杉醇组的mOS为8.4个月(HR 0.96, P = 0.6064)。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组间接受后续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比例组间失衡(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组 52.7% vs 单药紫杉醇组 72.2%),后续对OS按照预设计划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在排除了后续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中,联合用药组的mOS较紫杉醇单药组有显著延长(6.9 vs 4.8 m),HR为0.72(P=0.0422),其他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也反映了联合治疗组在OS上的获益趋势。

在次要终点上,联合用药组的客观缓解率(ORR,42.5% vs 22.4%)、疾病控制率(DCR,77.2% vs 56.3%)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5.5 vs. 3.7 m)均显著高于紫杉醇单药组。此外,本研究中患者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研究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60.0%)、白细胞减少(42.9%)、贫血(11.7%)等。此次更新数据中还探索了基于呋喹替尼作用机制和病理分析的亚组分析,在伴有淋巴转移的非弥散型胃癌的亚组中呋喹替尼联合治疗组显示了无进展生存期(6.1 vs 2.7个月),总生存期(9.6 vs 2.9个月),客观缓解率(47.4% vs 23.6%),疾病控制率(80% vs52.9%)等疗效的更优获益。

Image

Image

FRUTIGA研究证实了VEGFR抑制剂类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晚期胃癌二线治疗带来新的选择,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的数据结果也被收录进2024 CSCO胃癌诊疗指南,会给更多临床医生带来有价值的指导。呋喹替尼作为一款口服制剂,有望能够丰富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选择,给予临床医生面对疾病时更丰富的“弹药”。

Image

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国使用二线紫杉醇单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大致的OS为8个月,PFS为2-3个月。FRUTIGA研究中的对照组紫杉醇单药得到了2.7个月的中位PFS,及8.4个月的中位OS,符合目前的临床认知;而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组中位PFS达到5.6个月,中位OS达到了9.6个月,这也是目前在中国晚期胃癌二线人群中进行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中最长的中位OS数据,与同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研究数据一起,证明了VEGFR抑制剂类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取得了阳性结果,证明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不仅可以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还为临床诊疗的思路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FRUTIGA研究的成果两次亮相ASCO国际会议,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这充分证明了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和领域内同行对FRUTIGA研究前瞻性设计、极高的研究质量,深远的研究和临床价值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也将激励更多医学研究者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升国内整体的科研水平,走向国际舞台。

此外,FRUTIGA研究的成功对中国原研产品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FRUTIGA研究的积极结果为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方案在晚期胃癌领域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基于FRUTIGA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开展国际多中心的大型随机对照III期研究,从而使这一创新治疗方案能够早日走出国门,为全球胃癌患者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治疗选择,让世界见证中国创新药物的力量,以更加务实的姿态展现大国实力,民族自信。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徐瑞华教授,第一作者为王峰、沈琳、郭伟剑。

研究者简介:

Image

徐瑞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研究生教材《肿瘤学》主编,本科生教材《临床肿瘤学》主编。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JAMA、The BMJ、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Materials、Cancer Cell、Lancet Oncology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连续2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及CSCO年度成就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

 

Image

王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助理、内科主任、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博士生导师。主攻消化道肿瘤的精准化治疗和免疫治疗增效。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等。获得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人民好医生,国之名医、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等。以最后/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Medicine,Cancer Cel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Gut,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相关成果被美国 NCCN、ASCO、中国CSCO、CACA 指南等多部国内外指南采纳,成果入选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等省部级奖项4项。

Image

邱妙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主诊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四项,主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自然面上等科研基金10项,在The BMJ、JAMA Oncol等杂志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80余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读书报告 | 特瑞普利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局部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II期临床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徐瑞华教授团队发起的开放、随机对照、两中心II期临床研究,比较围手术期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对cT3-4aN+M0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疗效。

读书报告 | 免疫化疗重塑免疫反应促进胃癌一线治疗应答

晚期胃食管腺癌(GEA)的一线治疗目前已向同步化学免疫治疗转变。抗PD-1治疗在胃食管腺癌中的疗效中规中矩且具有异质性。

总生存期近17个月!BMJ:这类胃癌患者治疗获益更大,死亡风险更低

研究表明抗PD-1抗体tislelizumab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可获得更高的总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

无进展生存近乎翻倍!治疗晚期胃癌,这一策略带来多个生存获益 | ASCO速递

对于HER2阴性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在接受3个月基于奥沙利铂的双药治疗后,换用ramucirumab+紫杉醇进行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Nat med:科济药业CAR-T疗法CT041治疗CLDN18.2阳性胃癌疗效显著!96.1%疾病控制率!

CT041在CLDN18.2阳性晚期胃肠道癌症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特别是在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

BMJ:徐瑞华教授团队发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RATIONALE-305研究)

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全身系统性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已到瓶颈期,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年左右,难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近年来,以PD-1抗体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