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9:葡萄牙研究称:年纪轻轻得冠心病,别埋怨遗传,而是不健康生活方式

2019-09-04 卢芳 中国循环杂志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得了冠心病?都是基因惹的祸?ESC2019上一项葡萄牙研究反诘:不运动、吸烟、血压高、糖尿病、血脂高比有易感基因推动作用大多了。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得了冠心病?都是基因惹的祸?ESC2019上一项葡萄牙研究反诘:不运动、吸烟、血压高、糖尿病、血脂高比有易感基因推动作用大多了。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确实对早发冠心病有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两种及以上上述可控心血管危险因素时,遗传的作用没那么大了。

在这项研究中,73%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中至少有上述3种危险因素,而健康对照者比例为31%。

研究者发现,不论是早发冠心病还是健康人群,每增加上述5种危险因素之一,其冠心病发生风险就成倍增加。

一个人伴有不运动、吸烟、血压高、糖尿病、血脂高等其中1个、2个、3个,其冠心病发生可能会相应增加3倍、7倍和24倍。

研究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以构建遗传风险评分,其中包括可促成冠心病或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33种变异。

结果发现,早发冠心病者其平均遗传风险评分高于健康对照者,而且遗传风险评分是预测早发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但是,随着伴有不运动、吸烟、血压高、糖尿病、血脂高这5种危险因素的增加,遗传对冠心病风险的影响下降。

“遗传固然是得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但不应该就因此为借口而认为不可避免。事实上,我们的研究显示,很多年轻冠心病患者都吸烟、不运动、血胆固醇高或患者有高血压,而这一切都是可以控制或避免的。”研究者指出。

研究者强调,有早发家族史的人应该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因为不良生活方式而非遗传因素或是得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记着要戒烟、规律运动、健康饮食,规律检查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这项研究共纳入GENEMACOR数据库中1075例不到50岁的参与者,其中555例为冠心病患者(即早发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心梗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平均45岁,87%为男性;另外52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平均44岁,86%为男性。

作者:卢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阜外医院舒畅等研究称,对于主动脉病变同时合并冠心病患者,杂交手术疗效满意

主动脉病变合并冠心病很常见,其治疗方式包括分期手术和同期手术。具体到每一例患者如何选择治疗策略还需考虑个体化因素。

山西学者:七成空腹血糖<7.0 mmol/L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

众所周知,血糖高了对冠心病患者是雪上加霜,那么一个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 <7.0 mmol/L就血糖安好吗? 山西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陈焕梅等研究发现,空腹血糖 <7.0 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中七成糖代谢异常,而且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较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存在更多的糖代谢异常。

把心梗当感冒,医生从他心血管里抽出三根粗大血栓

人到中年最该认识的不是大人物,是心梗

Radiology:预测心血管事件:左室肥厚优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根据发表在《Radi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左心室质量升高,即左心室肥大,比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更能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患者代谢指纹图谱:棕榈酸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强大

阜外医院窦克非、朱成刚、刘倩倩等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获得了中国冠心病患者群体的代谢指纹图谱,发现了105个与冠心病相关的代谢物。

Circulation:血白细胞DNA甲基化谱可预测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DNA甲基化与冠心病(CHD)有关,但目前的证据是基于小规模的横向研究。Golareh Agha等人从多个前瞻性队列中研究血液DNA甲基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本研究共纳入9个以人口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来源于美国和欧洲,全部分析系了全血白细胞DNA的甲基化,并前瞻性地明确了CHD事件,包括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和冠状动脉死亡。并根据年龄、性别、吸烟、受教育程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