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ogy:促进胰岛素分泌,靶向治疗糖尿病新策略

2015-01-26 佚名 生物谷

近日,来自荷兰的科学家在国际生物学杂志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应用结构导向方法设计的cAMP类似物,能够作为Epac2的特异性激动剂激活Epac2,进而促进β胰岛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这项研究或许可以为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案。 cAMP是细胞合成的一种小分子,能够激活细胞内蛋白调控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嗅觉,起搏点活动,调控基因表达

近日,来自荷兰的科学家在国际生物学杂志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应用结构导向方法设计的cAMP类似物,能够作为Epac2的特异性激动剂激活Epac2,进而促进β胰岛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这项研究或许可以为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案。

cAMP是细胞合成的一种小分子,能够激活细胞内蛋白调控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嗅觉,起搏点活动,调控基因表达,胰岛素分泌以及许多其他过程。在对胰岛素分泌的调控作用中,cAMP能够作用于信号级联途径的不同阶段,调控β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研究人员通过结构导向的方法设计了cAMP类似物,能够特异性激活cAMP应答蛋白Epac2,激活胰岛素分泌途径的信号级联过程,并且比cAMP具有更强的激活效应。研究人员解析了Epac2与几种cAMP类似物形成的复合体晶体结构,来帮助解释cAMP类似物特异性作用于Epac2并且具有强激活作用的分子基础。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证明,化学合成的cAMP类似物能够促进人胰岛细胞中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过程。
 
综上所述,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结构导向的方法设计合成了cAMP类似物,发现该类似物能够特异性结合Epac2从而激活胰岛素分泌过程中信号级联途径,并通过结构生物学的方法阐述了该类似物作用特异性和强激活作用的分子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对开发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原始出处
 
Frank Schwede, Daniela Bertinetti, Carianne N. Langerijs, Michael A. Hadders, Hans Wienk, Johanne H. Ellenbroek, Eelco J. P. de Koning, Johannes L. Bos, Friedrich W. Herberg, Hans-Gottfried Genieser, Richard A. J. Janssen, Holger Rehmann.Structure-Guided Design of Selective Epac1 and Epac2 Agonists Plos Biology 201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3-04 sunylz
  2. 2015-04-22 gwc392
  3. 2015-02-16 baoya
  4. 2015-04-11 x35042875

    AKI对心衰临床治疗意义重大,但依然需要研究检验其适用性

    0

相关资讯

JAMA Intern Med: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一刀切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尽管糖尿病疗法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但是在那些患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中,利用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过度控制血糖或许会引发患者治疗过度及低血糖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许多老年的糖尿病患者不管其机体的健康状况和血糖水平如何,往往会接受过度的疗法来治疗疾病;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

JCI:增加肠促胰素分泌细胞数目,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肠促胰岛素GLP-1有很强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以GLP-1为基础的药物已经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些药物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VI抑制剂。临床中,以GLP-1为基础的治疗可以改善T2DM的血糖情况,以广泛被认可。但是,这些药物并不是通过模拟生理性的与饮食相关的GLP-1浓度的升降情况,来增加胰岛素分泌的。文献报道,肠道中的GLP-1分泌细胞L细胞起源于早期的分泌腺祖细胞。这些祖

JCEM:进食氨基酸同样能产生肠促胰素效应

肠促胰素效应,是指同等量的葡萄糖,口服比静脉注射更能促进移动啊素分泌,这与肠道分泌的两种肠促胰岛素,GIP和GLP-1有关。据研究,口服葡萄糖后,70%-80%的胰岛素分泌与肠促胰素效应有关。但是,这种肠促胰素效应不仅仅只存在于碳水化合物,很可能与其他宏观营养素有关。之前,来自瑞典的Ola Lindgren和他的团队,已经证明,这种肠促胰素效应,在进食脂质时同样存在。最近,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进

Metabolism:肠促胰素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

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伴随而来的心血管疾病、肾病的病死率也急剧上升。 近些年来,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被临床所认可。肠促胰素是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的肠促胰素,有两种GLP-1和GIP,GLP-1是由远端回结肠的L细胞分泌的,GIP是由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分泌的。在2005年,以GLP-1为基础的药物,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第一个

Med Clin North Am: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药物治疗

肠促胰素GLP-1和GIP在血糖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治疗药物有: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VI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已经表现出两种临床效果: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短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是降低餐后血糖,长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指降低空腹血糖。 而DPPV抑制剂在安全降糖的情况下,引发低血糖的风险非常低,而且服药方便。 研

Cell:瘦素和胰岛素作用于POMC神经元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Tony Tig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