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STEMI患者中25%为斑块侵蚀,年轻女性和吸烟者发生率高

2018-03-20 XUJING 中国循环杂志

斑块破裂和斑块侵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常见的两个发病机制,是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

斑块破裂和斑块侵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常见的两个发病机制,是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


近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波团队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研究称,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发现,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约四分之一为斑块侵蚀(plaque erosion)。

侵蚀性斑块多出现于<50岁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在女性患者中。

相对于斑块破裂,吸烟者发生侵蚀性斑块的比例较高。但是侵蚀性斑块患者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反而少见。

研究者还发现,斑块破裂在左前降支(47%)和右冠状动脉(43.3%)中分布相当。而侵蚀性斑块多出现在左前降支(占61.2%)。

侵蚀斑块和破裂斑块的病变长度相当,但侵蚀性斑块更多发生在冠脉分支处。

在多变量分析发现,年龄小于50年、吸烟、无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单支血管病变、病变程度较轻,管腔大,分叉病变与斑块侵蚀显着相关。

对于男性患者,分叉病变和吸烟是侵蚀性斑块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而女性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预测侵蚀性斑块的价值最高。


图:斑块侵蚀常发生于年轻的患者,尤其是绝经前妇女。年龄<50岁是斑块侵蚀的预测指标。吸烟是斑块侵蚀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血脂异常、高血压、CKD或糖尿病比例较小。斑块侵蚀常见于LAD近端以及接近分叉。斑块侵蚀表面常有血栓,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和巨噬细胞较少,具有较大管腔面积的纤维性或脂质较少的斑块。
原始出处:

作者:XUJ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哈医大二院于波当选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

于波 教授 FACC证书 讯(李华虹 孙瑜淼)在近日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心血管大会上,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哈医大二院”)的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当选为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被授予使用F.A.C.C(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