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副秘书长:新冠病毒变异并未影响药物研发及疫苗制备

2020-03-06 胡丹萍 澎湃新闻

3月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研发攻关最新进展情况。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目前有一些学者称新冠病毒已经发生变异或者产生新亚型,这些变异是否影响到新冠病毒的毒性、致病性、传染性,对我们正在研发的疫苗会不会有一定影响?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表示,病毒的变异到现在为止有一些报道,但是在病毒变异过程里面需要更多的案例,也需要更多深入研究

3月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研发攻关最新进展情况。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目前有一些学者称新冠病毒已经发生变异或者产生新亚型,这些变异是否影响到新冠病毒的毒性、致病性、传染性,对我们正在研发的疫苗会不会有一定影响?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表示,病毒的变异到现在为止有一些报道,但是在病毒变异过程里面需要更多的案例,也需要更多深入研究。

“目前在中国针对于病毒的变异和疫苗研发有统一部署,而且我们看到的病毒变异并没有影响到药物研发、抗体制备和疫苗制备。” 周琪表示,正在积极地观测病毒变异程度,而且积极地布局科研项目。

作者:胡丹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mol plant:中科院专家破解中药黄芩合成抗癌物质的秘密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药用植物与健康组成功完成了唇形科植物黄芩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了黄芩中活性成分的进化机制,进而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芩素的合成机制。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中国新药研发要抓住第三次革命机遇

胃癌、肺癌,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癌症,理论上可以用同一种药物治疗,这是新药研发第三次革命中科学家会得出的结论。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期间,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在一场主题为“健康2050”的圆桌讨论上表示,历史上新药研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疾病的表型到药物;第二个阶段,从靶标到药物;第三个阶段,从疾病的分子分型到药物。目前医学临床主要依靠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生理生化

中科院:我国学者发现可快速处理抗生素残留污染的新技术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黄青研究员课题组与企业合作研究发现,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高效快速地降解医疗废水中的诺氟沙星、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残留。国际环境领域学术期刊《光化层》日前发表了该成果。医院、制药工业以及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往往包含不少的抗生素残留。这些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威胁人体健康。等离子体被认为是固体、液体、气体之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近年来在工业、农业

科技部发文,支持天津、中科院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11月11日,科技部官网发布回复函,支持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申报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并对其提出以下要求:准确把握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功能定位、按照战略导向部署重点任务、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健全共同推进中心建设的工作机制。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函 国科函区〔2019〕200号天津市人民政府、中科院:《天津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关于申报建设国家合成生

中科院院士裴钢论文在外网被质疑,期刊:正在调查

继网传首医校长饶毅实名举报中科院院士裴钢论文涉嫌造假后,裴钢参与署名的两篇论文再度在国外网站pubpeer上被美国学者ElisabethBik博士质疑图像异常。一篇论文于2014年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One上,论文发现传统中药复方“聪明汤”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为治疗这项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一篇论文于2015年发表在《免疫学期刊》上,论文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β-arr

《自然》杂志公布年度十佳论文 国内学者入选三篇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公布了由编辑与读者投票选出的“2019年10篇优秀论文”。这些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上的研究,都在《自然》今年的“新闻与观点”栏目中得到过专家的评述。其中,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论文占据了半数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