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不同的溶栓药物用于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17-08-26 fengxiangxin MedSci原创

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地区,溶栓治疗可替代机械再灌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目前,还没有比较不同溶栓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综合证据。此研究旨在研究比较不同纤溶药物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地区,溶栓治疗可替代机械再灌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目前,还没有比较不同溶栓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综合证据。此研究旨在研究比较不同纤溶药物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基于以往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不同溶栓药物治疗STEMI患者的系统回顾,研究者检索了多个数据库从建库到2017年2月28日的相关文献,重新做了网络荟萃分析。研究只纳入那些比较纤溶药物作为再灌注治疗STEMI成人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且只包含那些批准用于STEMI再灌注治疗的药物(链激酶、阿替普酶、替奈普酶和瑞替普酶)。主要疗效结果为30-35天内的全因死亡率,主要安全性结果为大出血。

共分析了包含128071例患者,涉及12种不同纤溶治疗的40个符合条件的研究。与以肠外抗凝剂为治疗背景的阿替普酶快速输注相比,链激酶和非快速输注阿替普酶明显增加了全因死亡率风险(链激酶+肠外抗凝:风险比:1.14 ;95% 置信区间:1.05-1.24。阿替普酶非加速输注+肠外抗凝:RR:1.26;95% 置信区间:1.10-1.45)。以肠外抗凝剂为背景治疗时,快速输注阿替普酶、替奈普酶和瑞替普酶的全因死亡风险之间无明显差异。

与其他方案相比,以替奈普酶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与更低的出血风险相关(RR:0.79;  95%CI :0.63-1.00)。与加速输注阿替普酶+肠外抗凝剂相比,在溶栓治疗中增加糖蛋白IIb或IIIa抑制剂后,大出血的风险增加了1.27-8.82倍(替奈普酶+肠外抗凝剂+糖蛋白抑制剂RR:1.47 ; 95% CI :1.10-1.98 ;瑞替普酶+肠外抗凝剂加糖蛋白抑制剂RR:1.88; 95% CI :1.24-2.86)。

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不同的溶栓疗法在STEMI再灌注治疗中存在显著差异,相比链激酶和非加速输注阿替普酶,应当更加关注阿替普酶(加速输液)、替奈普酶和瑞替普酶的疗效。糖蛋白IIb或IIIa抑制剂不宜加入溶栓治疗方案中。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fengxiangxi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国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女性患者入院症状较男性严重预后较男性差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对国际多中心CREATE研究数据库中中国STEMI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中国STEMI 患者在接受再灌注治疗和终点事件方面,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入院症状较男性严重,接受再灌注治疗率显著低于男性,近期预后较男性差。 将患者根据性别分成两组,分别比较入院时一般情况及基线临床特征,入院后的再灌注及药物治疗,以及30天的全因死亡、再梗、卒中、大出血、心衰以及联合终点

AJC:高血压与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受损相关

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直接血管成形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高血压与心肌灌注受损相关,并可独立预测1年死亡率。论文8月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 J Cardiol)。【原文下载】 此项研究共纳入1662例因STEMI而接受直接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通过心肌呈色分级和ST段回落评估心肌灌注。在经皮血管成形术后1年内采集随访数据,并评估高血压对患者

JACC:氯吡格雷可有效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尽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不稳定心绞痛(UA)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治疗药物中,氯吡格雷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CV)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效果,但是有必要进一步评估氯吡格雷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治疗效力。 因此,Matthew D. Solomon博士等人从临床实际出发评估了氯吡格雷的效力,其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

中国更新STEMI指南:建立区域救治网络,不建议急诊干预非梗死动脉

近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更新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上一版指南是2010年公布的。新一版指南在理念上有了进一步提高,结合了我国近期工作和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做出了适合目前国情的推荐。比如,指南指出,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和规范化胸痛中心,通过远程无线系统提前将心电图传输到相关医院,对确诊急性STEMI患者进行现场分诊,优先可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可

Circ Cardiovasc Imaging: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的高风险病人:血管造影术和心脏磁共振之间的比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之后,血管造影术中无再流(NR)的发生和心脏磁共振下微血管阻塞(MVO)的发生存在明显不同步现象。最近,影响放射领域顶级期刊Circ Cardiovasc Imaging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此现象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一组连续入院的首次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NR和MVO的发生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