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SYCHIAT:心理所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受损 对异常社会决策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

2017-05-15 佚名 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组的青年特聘研究员周媛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教授王惠玲、丹麦奥胡斯大学博士 Vibeke Bliksted 合作,采用中介分析研究神经认知和 ToM 能力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最后通牒决策行为中的作用。

图 1 心理理论 (ToM) 或认知神经功能对迷你最后通牒行为 (mini UG) 中介效应的中介分析示意图

图 2(A)miniUG 范式中被试对分配方案的拒绝率;(B)被试拒绝率受分配情境影响的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作各种决策,决策对人们有重要意义。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即为社会决策,或者更确切地说称为策略性决策——在他人决策背景下,策略性地做出自己的决策。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 ToM) 作为一种推测他人意图、动机等心理状态的能力,与社会决策密切相关。研究社会决策的惯用范式是博弈论范式。前人用这类范式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决策时,会表现出不相信别人、没有策略以及较少拒绝不公平分配等异常行为。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这种异常社会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是患者受损的认知神经功能还是患者受损的 ToM 能力中介了其社会决策行为的异常?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组的青年特聘研究员周媛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教授王惠玲、丹麦奥胡斯大学博士 Vibeke Bliksted 合作,采用中介分析研究神经认知和 ToM 能力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最后通牒决策行为中的作用 (图 1)。研究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评估测验(BACS) 评估患者的认知神经功能;采用心理理论图片故事任务 (TMPST) 测量被试的心理理论能力 (ToM 能力);采用迷你最后通牒游戏(miniUG) 范式测量被试作为回应者的社会决策行为。在经典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两名参与者共同分配一笔钱。其中一人作为提议者,提出分配方案;另一人作为回应者可以接受或拒绝这一分配方案。如果回应者接受分配方案,就按提议者的方案分配;如果回应者拒绝分配方案,那么两人均将一无所获。miniUG 是在这一经典范式基础上给提议者提供了两个分配方案选项,通过将同一不公平分配结果置于不同的备择选项中反映提议者的行为意图,所以回应者可以根据提议者未选择的选项推测出提议者的意图、动机等心理状态。因此,采用这种范式可以研究决定回应者决策的是不公平感还是提议者的隐藏意图。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不利方案的拒绝率显着低于健康组被试,而对有利方案的拒绝率显着高于健康组被试(图 2A)。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分配方案变化的敏感度低于健康组被试(图 2B)。分别对 ToM 和认知神经的中介分析发现,TMPST 任务中问卷得分而不是 BACS 得分部分中介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被试在社会决策行为中的组间差异。

该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决策中会接受更多不利于自己的方案,拒绝更多有利于自己的方案,而且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决策情景的变化不敏感。并进一步揭示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ToM 能力缺陷,而不是认知神经功能缺陷对这种异常的社会决策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心理理论缺陷的特定方面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决策行为。

上述研究部分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71476)、“863”项目 (No.2015AA020513)、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2075)、国家留学基金委基金支持。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 BMC Psychiatry 期刊。

原始出处:

Liuqing Yang, Peifu Li, Haiying Mao,et al. Theory of mind deficits partly mediate impaired social decision-making in schizophrenia. BMC Psychiatry (2017) 17:168 DOI 10.1186/s12888-017-1313-3.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Mol Psychiatry:北大六院发现四个中国人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

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清华大学生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mmon variants on 2p16.1, 6p22.1 and 10q24.32 are associated with schizophrenia in Han Chinese population”的文章,现了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SCH)人群特有的若干全基因组水平强关联位点(2p16.1、6p22.1、10q24.32

Exp Physiol:耶鲁大学|血检可诊断早期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

近日,耶鲁大学宣布开发出可以区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血检诊断工具。通过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在这两种精神性疾病的任何发展阶段进行检测。这是第一种可用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诊断工具。在这之前,精神性疾病的诊断仅限于行为观察和言语交流,医生往往难以分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早期。这两种疾病的症状很相似,都可能会出现社会戒断,情绪失调,低能量和精神集中困难等症状,但精神分裂

Am J Psychiat: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弊大于利?

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严重的精神障碍。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在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症状,但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弊大于利?一项最新研究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